云淡風輕四月天——“醇香國樂——彭修文民族管弦樂作品紀念音樂會”述評
[Abstract]:On April 12, 2013, Guangzhou, after a few days of continuous spring rain, the clouds were light, people packed up their hasty steps, put down their impetuous mood, and came to the Xinghai Concert Hall on the banks of the Pearl River. Taste the 2012-2013 music season by Guangdong National Orchestra, "mellow National Music-Peng Xiuwen National Orchestra works Memorial Concert". Peng Xiuwen, a musician who onc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ause of Chinese national orchestral music, participated in the founding of the first large national orchestra in New China. The reform of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as well as the band recording, music dissemin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l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orchestral music; He has created various forms of folk music;
【作者單位】: 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基金】:文化部2007年度藝術科學研究項目《民族管弦樂藝術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承與流變》成果之一 “泰山學者”建設工程專項經(jīng)費資助
【分類號】:J6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裴諾;;“彭修文與民樂藝術理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J];人民音樂;2005年12期
2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東方紀元——Ⅳ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圓滿成功[J];中國音樂;2009年01期
3 張文秀;;努力繁榮我省器樂曲創(chuàng)作——李秉衡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觀后[J];黃河之聲;2002年01期
4 于慶新;民族性 時代性 多樣性——記香港“中樂發(fā)展國際研討會”[J];人民音樂;1997年03期
5 錢建明;;弘揚傳統(tǒng) 自主創(chuàng)新——“2007北京彭修文中國民族管弦樂藝術國際論壇”述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8年01期
6 杜慶云;中國廣播民族樂團[J];人民音樂;1987年09期
7 黃曉飛;;民族器樂作品風格的多樣化——在“2006民族管弦樂隊訓練與創(chuàng)作高層論壇”上的發(fā)言[J];人民音樂;2007年01期
8 舒言;;“中國民族管弦樂樂隊訓練與創(chuàng)作高層論壇”論點述要[J];人民音樂;2007年01期
9 李西安;“民族器樂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系列討論之二十三 我們將如何面對21世紀?──民族管弦樂隊的轉型鐝解構及其它[J];人民音樂;2000年04期
10 高峰;;試論我國現(xiàn)代管弦樂隊的歷史成因[J];大舞臺;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愛青;金順愛;;“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師音樂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紀露;;高雅與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強獨唱音樂會有感[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3 張玉榛;;西塔爾琴與西方音樂的相遇——印度音樂家拉維•香卡[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4 張謙;;“世界音樂的若干問題及美國世界音樂教育”講座紀實[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5 黃蓬;;拓展音樂教育空間的新課題——中國成年人之音樂教育[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6 顧秋鴻;;音樂與環(huán)保[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姜之國;;和聲·涅i謾髑究坪蛻萄舾晌侍獾乃伎糩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龔曉婷;;二十年來中央音樂學院復調教學之我見[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莊民權;;聲樂訓練的民族化問題[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10 朱玉霞;;雙排鍵電子琴在中國的發(fā)展[A];2004年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全省優(yōu)秀論文評選”一等獎獲獎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詩綿;國樂爭輝春滿園[N];中國藝術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紫茵;香港中樂團在京高奏迎春曲[N];音樂周報;2008年
3 張蕾;“冬之旅”寒夜上演[N];音樂周報;2005年
4 趙世民;融·秀·獨[N];音樂周報;2003年
5 樸東生;民樂演奏模式有價值的探索[N];音樂周報;2005年
6 紫茵;雙棲音樂家的多重魅力[N];音樂周報;2005年
7 劉夜;激情燃燒的音樂夢鄉(xiāng)[N];音樂周報;2005年
8 邱正平;笙歌靈動 才華飄逸[N];安徽日報;2006年
9 張連杰 姚玉;華夏經(jīng)典作品音樂會奏響北大[N];中國文化報;2006年
10 王敏;尋訪500年前的中國古樂[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徐昭宇;演奏型態(tài)的分析與音樂意義的追索[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錢建明;物語新聲 絲竹相和[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研究 1933-1946[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覃江梅;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與實踐范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胡斌;現(xiàn)代認同與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7 侯太勇;20世紀80年代二胡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曉曼;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形成與發(fā)展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2 同光榮;借鑒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初探越南民族管弦樂隊的發(fā)展[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3 丁丹丹;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現(xiàn)場拾音技術初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4 侯長青;淺談“八孔”竹笛在民族管弦樂隊中的作用[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5 孔慶丹;彭修文民族管弦樂創(chuàng)作特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楠;京劇打擊樂在民族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的應用[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7 林靜;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樂器改革看中國民族器樂的“新傳統(tǒng)”[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8 宋博媛;燕趙多慷慨,笙管奏華章[D];河北大學;2006年
9 張兵;溫可錚歌唱藝術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10 侯冬梅;高洛音樂會的保護與旅游開發(fā)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933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39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