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大師的足跡——俄羅斯留學感受
[Abstract]:Directly changed my previous stereotype of the Russian piano school, can be said to be a piano solo concert. We went to the Tchaikovsky Concert Hall to see the concert by Russian actor, Professor Naoum Stackman (Ikumnov's last student), who was already in very poor health at the age of 78. At the concert he continued to play the works of many composers, including Beethoven, Schumann and Chopin. He played the concert with great devotion and excellence, beautiful voice and melodies, which made people forget his age and physical condition. While playing Beethoven's Moonlight sonata, an elderly Russian lady sitting next to me sobbed gently, which also infected us Chinese students. We feel that the master is not playing with his fingers, not with his technique, but with his life, and the piano himself is singing. During the intermission, the lady walked quietly to the stage and put a flower on the stool. I was wondering how happy it was to have such a performer and an audience.
【作者單位】: 中國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М.Рыклина ,晉林;俄羅斯人姓氏小考[J];外語學刊;1980年03期
2 裴惠生;俄羅斯人父稱的標準讀音[J];外語學刊;1980年04期
3 格·古里阿 ,柳光青;托爾斯泰同屠格涅夫的一次會晤[J];譯林;1980年03期
4 薛介正;關于俄羅斯人名[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5 劉豐名;;小資料[J];社會主義研究;1980年05期
6 于濟;;克服本族語音的干擾,掌握俄語的發(fā)音方法[J];外語教學;1980年03期
7 譚冰若;曹雷;;《柴可夫斯基》——廣播音樂故事[J];音樂愛好者;1980年04期
8 曾丁;俄羅斯人的名字[J];外語學刊;1981年01期
9 王鵬林;“阿穆爾”的由來[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1年01期
10 錢林森;人民的回聲——讀法國當代小說《永別了,瘋媽媽》[J];外國文學研究;198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辰民;;80—90年代俄羅斯的“契訶夫學”[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2 徐裕根;;在變化中尋找美——大型畫冊《今日俄羅斯》拍攝散論[A];新階段新路子——第六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5年
3 加藤直人;;大興安嶺地區(qū)與滿語資料[A];第二屆國際滿學研討會論文集(下)[C];1999年
4 И.С.李謝維奇;;俄羅斯?jié)h學家怎樣學習及翻譯李白詩歌[A];中國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李白與天姥國際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李忠良;;針刀醫(yī)學走出國門為俄羅斯人民治病[A];第四屆全國針刀醫(yī)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6年
6 劉學濱;蔣迪;;QRG除塵脫硫裝置在電廠鍋爐上應用的前景[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術匯編——2001年全國煙氣脫硫成套技術工程應用實例分析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王亞明;;深切懷念老文工團長顧云糾[A];老兵話當年(第一輯)[C];2001年
8 徐永成;;新世紀茶文化將進入世界文化[A];2001年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1年
9 王春澤;;論劃時代的作家——讀高爾基論契訶夫小說札記[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伊麗格納·莫洛佳科娃;張季風;;俄羅斯人的日本觀[A];中日兩國的相互認識——第四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粵;俄羅斯IT業(yè):眼高手低[N];國際金融報;2000年
2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楊政 李永全;普京執(zhí)政一年 政績斐然可觀[N];光明日報;2000年
3 徐陽;無限風情在茶中[N];國際經(jīng)貿消息;2000年
4 欒海;俄羅斯人眼中的因特網(wǎng)[N];科學時報;2000年
5 作者 朱冊;未忘卻的記憶[N];人民日報;2000年
6 欣文;俄羅斯食品難以自給[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0年
7 本報綜合報道;普京強國情寄原蘇聯(lián)國歌[N];深圳商報;2000年
8 王增偉;民貿又熱綏芬河[N];中國工商報;2001年
9 雪風;堅守民族精神[N];中國審計報;2001年
10 孫維福;“蘋果洋蔥”何以叫響俄羅斯[N];大眾科技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潘廣輝;民族問題與蘇聯(lián)解體[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朱涇濤;新時期中俄經(jīng)貿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謝春艷;俄羅斯文學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張娜;中亞現(xiàn)代民族過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金鋼;俄羅斯文化與現(xiàn)代東北文學[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昕;漢俄詞匯比較[D];黑龍江大學;2002年
2 管星火;普京外交戰(zhàn)略[D];浙江大學;2002年
3 呂勁軍;普京的強國復興戰(zhàn)略[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馬紅湘;語言文化空缺與翻譯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黃凌翅;可譯性及其限度[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彭麗君;民族語言意識與跨文化交際[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江梅;新疆俄羅斯人研究(1840—1944)[D];新疆大學;2003年
8 李厚建;論中亞五國民族問題民族政策及其影響[D];新疆大學;2003年
9 尹紅蕾;俄羅斯民族的情感性在俄語某些語法范疇中的體現(xiàn)[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肖輝忠;俄羅斯獨立以來的法制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512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25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