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韻”小考
本文選題:音樂出版 + 基本樂理; 參考:《人民音樂》2009年11期
【摘要】:正《莊子·外篇》有言:"天地雖大,其化均也。"音樂的天地同樣是"天地雖大,其化均也。"因為所有好音樂都有中國的"均"字的印記,基本樂理的理性分析也映襯了中國的"均"字的感性。一、理性之"均"眾所周知,音樂由音符的音高與音長的相互關系與結合結構構成。樂曲的樂音在縱軸上表現(xiàn)為音列,音列由七個具有獨立名
[Abstract]:There is a saying in Zhuangzi's Foreign Page: "although heaven and earth are large, they are all transformed." The music of heaven and earth is the same as "although heaven and earth is big, its transformation is also." Because all good music has the mark of the word "mean" of China,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basic music theory also reflects the perception of the word "mean" in China. As is known to all, music consist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combination of pitch and length of notes. The musical notes of the music appear on the vertical axis as a series of sounds, consisting of seven independent names
【分類號】:J60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杜亞雄;也談學術規(guī)范、文風和文德[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韓寶強;關于“音”的性質的討論[J];中國音樂學;2002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葉;《音色分析的前提與分析模型的建立》——淺談浪漫主義時期作品中的若干音色現(xiàn)象[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震琪;;引進版的三項衍生型創(chuàng)新——“約翰·湯普森鋼琴教程”暢銷原因探析[J];編輯學刊;2011年04期
2 林石城;林嘉慶;;我的琵琶歷程(中)——林石城回憶錄[J];樂器;2011年07期
3 吳少靜;;“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后的冷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11年08期
4 滕曉天;;青海“花兒”研究領域出了哪些書?[J];群文天地;2011年01期
5 黃偉;;陳一新:我的大眾流行鋼琴音樂觀[J];樂器;2011年09期
6 劉佳;;關于當前中國鋼琴教育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1年14期
7 武素霞;;關于基本樂理中幾個概念之探討[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8 湯t$;;關于基本樂理教學的一些思考——如何應用遷移規(guī)律使學生學會學習[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9 王文勝;;中職學校音樂理論課教學淺談[J];學苑教育;2011年15期
10 ;《中國音響音樂博覽》面世[J];音樂探索;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琨;;論強化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師范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宋瑾;;站在哪里說音樂[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3 任達敏;;傳統(tǒng)和聲學的教學與教材中存在的幾個問題[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錢仁平;;源于音樂 回到音樂 感知音樂 創(chuàng)造音樂——關于如何切實提高作曲技術理論共同課教學質量的思考[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蘇以淑;;試論新形勢下音樂輔導工作的有效途徑[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敏 湖南文藝出版社;’09音樂出版呈現(xiàn)5大趨勢[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2 胡劍平;幼師基本樂理教學改革之我見[N];晉中日報;2010年
3 杜南;網(wǎng)絡音樂出版應突出原創(chuàng)性、多樣性和地域性[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韓寶強;歐洲基本樂理與民族音樂學[N];音樂周報;2002年
5 韓寶強;關注音樂的底層[N];音樂周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紫茵;西方音樂理論名著譯叢項目啟動[N];音樂周報;2008年
7 記者 紫茵;15部作品從紙媒譜本轉為現(xiàn)場音響[N];音樂周報;2007年
8 潘迪穆(Mukul Pandya);數(shù)字音樂出版:能否顛覆傳統(tǒng)模式?[N];經(jīng)濟觀察報;2006年
9 王坤寧;人民音樂社榮獲北京奧運歌曲征集評選優(yōu)秀組織獎[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10 王丹丹;繁榮網(wǎng)絡音樂——在原創(chuàng) 在多樣 在地域[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曉寶;論西方古典合唱藝術的和諧與崇高美學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趙仲明;西方音樂研究在中國(1980-2000)[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3 王英睿;二十世紀的中國箏樂藝術[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4 劉曉江;中國近代和聲技法的調域類型及歷史走向[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5 徐美輝;20世紀湖南音樂家群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匡君;二十世紀中國民族管弦樂配器中的音色觀念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7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范曉峰;音樂理解現(xiàn)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9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10 張少飛;1949~1981年間的中國管弦樂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俞海靜;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中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課程的教學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馬小鐳;高師音樂教育中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合并教學模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羅麗娜;基本樂理教學的分析與思考[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4 潘艷軍;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教學的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許芳;淺析沃爾夫《繆利克歌集》音樂與詩的結合[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武擎;不協(xié)和的相對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滿園春;愛情悲劇的千古絕唱[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品;拉班教育舞蹈思想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蔣業(yè)芳;基礎和聲教學中“禁規(guī)”的分析與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鄂燕;達斡爾族烏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54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85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