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里亞賓早期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
本文選題:斯克里亞賓 + 早期鋼琴作品 ; 參考:《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摘要】:斯克里亞賓早期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其風格定位主要在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思潮層面上,這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當時浪漫主義的思潮已接近尾聲,新的樂派或音樂創(chuàng)作理念尚未形成壟斷局面,他在這個"真空帶"中進行著艱難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改善。通過分析其《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和四首早期創(chuàng)作的鋼琴奏鳴曲,不難發(fā)現(xiàn)其早期作品并不因為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的短暫而顯得稚嫩,相反,其早期創(chuàng)作卻為此后成熟的"斯克里亞賓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Abstract]:Scriabin's early piano music creation, whose style was mainly positioned in the aspect of romanticism, was inseparabl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his time, when the Romantic trend of thought was nearing the end. The new music school or the music creation idea has not formed the monopoly situation, he carries on the difficult self-thinking and the self-improvement in this "vacuum belt". By analyzing his "24 Piano Preludes" and four early Piano Sonata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his early works are not immature because of their short creative experience, on the contrary, However, his early creation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Scriabin style.
【作者單位】: 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
【分類號】:J62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莉莉;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對斯克里亞賓“神秘和弦”的歷史審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扣蕊;;斯克里亞賓晚期創(chuàng)作風格探究[J];音樂天地;2007年09期
3 于焱;;淺析斯克里亞賓與拉赫瑪尼諾夫迥異的鋼琴風格[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張雪;;斯克里亞賓與他的十首鋼琴奏鳴曲[J];音樂天地;2007年04期
5 江建軍;;字字珠璣,篇篇錦繡——析斯克里亞賓《五首鋼琴前奏曲》(Op.74)[J];樂器;2010年01期
6 汪成用;;“神秘主義者”斯克里亞賓及其和聲手法淺釋[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7 杰克·溫瑟·漢森;賈抒冰;;一首動人的鋼琴小品——析斯克里亞賓《紀念冊的一頁》[J];鋼琴藝術(shù);2006年07期
8 邵曉勇;;斯克里亞賓前奏曲Op.33—3研究[J];音樂研究;2009年02期
9 王文;略論斯克里亞賓的晚期和聲[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馬紹康;;斯克里亞賓《第四奏鳴曲》的演奏(下)[J];鋼琴藝術(shù);2008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徐平力;;和聲教學中的近現(xiàn)代和聲理論[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林振泉;;閩侯縣家鴨寄生蟲調(diào)查報告[A];福建省畜牧獸醫(yī)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皓;格拉夫曼的左手江湖[N];音樂周報;2011年
2 戴定澄;個性奇異的鋼琴家[N];音樂周報;2005年
3 周皓;齊伯爾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樂周報;2010年
4 向民;奧爾良國際鋼琴比賽現(xiàn)代作品唱主角[N];音樂周報;2006年
5 許淥洋;阿什肯納齊還是要聽的[N];音樂周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施雪鈞;阿什肯納齊 音樂界已變成國際性世界[N];文匯報;2010年
7 河北威遠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 徐淳;奶牛寄生蟲病的危害和損失[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7年
8 駐上海記者 張蕾 通訊員 邵文佳;群星閃耀大劇院[N];中國文化報;2009年
9 劉曉艷;“深交”連推兩場鋼琴協(xié)奏曲[N];音樂周報;2008年
10 王家新;奧麗嘉與帕斯捷爾納克[N];財經(jīng)時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潘瀾;席曼諾夫斯基音樂風格的演變軌跡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杰;簡述鋼琴前奏曲的起源與發(fā)展及斯克里亞賓《24首前奏曲》Op.11的演奏詮釋[D];西安音樂學院;2008年
2 倪曉云;斯克里亞賓第四鋼琴奏鳴曲演奏淺析[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3 李非;斯克里亞賓晚期鋼琴奏鳴曲的結(jié)構(gòu)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小羽;斯克里亞賓鋼琴練習曲風格漸變特點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5 郭媛;淺析斯克里亞賓早期鋼琴奏鳴曲的藝術(shù)特色[D];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
6 李芳茹;斯克里亞賓早期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特征[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栗樹;探究斯克里亞賓作品Op·8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田玉卉;斯克里亞賓《狂喜之詩》音樂分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常靜雅;斯克里亞賓《24首前奏曲》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潘妤;斯克里亞賓后期鋼琴奏鳴曲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54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85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