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不同風格流派音樂向“音樂性精神”的“正向遷移”
本文關鍵詞: 嗩吶風格 流派音樂 音樂性精神 共性 正向遷移 音樂風格 風格流派 音樂藝術 音樂語言 張揚個性 出處:《音樂探索》2009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從嗩吶不同流派音樂風格入手,對互為軒輊的流派音樂,及對嗩吶音樂藝術發(fā)展的制約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張揚個性,共創(chuàng)和諧"為核心理念的"音樂性精神"追求。明確指出:嗩吶不同風格流派音樂向"音樂性精神"的"正向遷移",是促進嗩吶音樂藝術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的觀點。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style of suona music from different schools, analyzes the different genre music and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suona music art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ublicity personality". The pursuit of "musical spirit", which is the core idea of creating harmony, clearly points out that the suona music of different styles is "positive migration" to "musical spirit".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ona music art.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成教中心;
【分類號】:J632.1
【正文快照】: 嗩吶,以其獨特的音響和極具特色的音樂韻味而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民族樂器。在嗩吶音樂中,因地域、文化習慣、生活方式以及傳承方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嗩吶音樂風格流派,山東、河北、河南、東北、安徽……風格,以地域劃分出的獨特的鄉(xiāng)土氣息,成為各流派音樂的顯著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干才;“實踐”范疇生成考略[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于長豐,徐進;邏輯力學原理——大統(tǒng)一理論·引力理論[J];紡織高;A科學學報;1999年03期
3 高振強;人的虛擬存在與現(xiàn)當代哲學的新視界[J];河北學刊;2003年01期
4 馬捷莎;對真理定義的思考[J];教學與研究;2002年11期
5 葉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歷史性與當代性[J];教學與研究;2005年09期
6 周文文,龍迪勇;人的本質與存在——兼談海德格爾對馬克思的誤讀[J];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7 陳林剛;;效果歷史與辯證法[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12期
8 關洪;對20世紀物理學理論兩大變革的反思[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2年01期
9 郎紹君;藝術規(guī)律與表現(xiàn)自我[J];美術;1983年07期
10 曹林娣,梁驥;論茅山上清派宗師楊羲的道教詩歌[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林晶;科學創(chuàng)新的哲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耘;論阿多諾否定美學的涵義[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青;洛克哲學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矛盾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侯一夫;試論黑格爾費爾巴哈與現(xiàn)代人類學思維范式創(chuàng)生的邏輯關聯(lián)[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苑國華;實踐的主體性特征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D];河南大學;2004年
5 劉曉;評現(xiàn)代主知主義道德教育思潮[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孫云;禮非樂不行 樂非禮不舉[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閻茹;音樂愛好對生活質量和人格影響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8 魏巍;費希特倫理學思想與哈貝馬斯交往理論的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9 舒蘇;論人的需要對生態(tài)科技的影響[D];廣西大學;2006年
10 呂景利;建國以來中國嗩吶音樂創(chuàng)作的脈絡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65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46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