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聲樂作品藝術特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5 21:30
本文關鍵詞:施光南聲樂作品藝術特點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施光南 聲樂創(chuàng)作 音樂特征 演唱 推動作用
【摘要】: 施光南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自己培養(yǎng)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稱為“時代的歌手”,是我國音樂史上一位杰出的、難得的旋律天才,他以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征服了廣大人民,特別是他創(chuàng)作的抒情歌曲,流暢上口、清新優(yōu)美,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與喜愛。施光南除了創(chuàng)作抒情歌曲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歌劇、芭蕾舞劇等多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如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 施光南的聲樂作品題材類型多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歌頌祖國型題材、歌頌生活型題材、懷念型題材、歌頌愛情和友誼型題材。 施光南的聲樂作品中吸收了不少民歌、戲曲、曲藝的唱腔音調,同時借鑒了外來西方創(chuàng)作技法,將音樂的抒情性、敘事性、戲劇性結合起來,為聲樂技巧的發(fā)揮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同時對演唱者的藝術修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演唱和教學中采用他的作品,對演唱者拓展演唱技能、豐富藝術表現(xiàn)力、完善藝術修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結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生涯,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審美追求,系統(tǒng)分析其作品的內蘊,將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地把握其作品更好地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施光南創(chuàng)作的聲樂藝術作品在我國當代聲樂演唱、教學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許多聲樂作品被高等藝術院校編入教材,并多次用于音樂會、比賽演唱曲目,對我國當代聲樂演唱和教學實踐產生了重要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605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吳曉芳;時代之聲 民族風情[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宋智;王志信民族聲樂作品的教學分析[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145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1459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