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轉型與音樂的變遷——以巴洛克晚期到古典主義音樂的轉型為例
本文關鍵詞:西方社會轉型與音樂的變遷——以巴洛克晚期到古典主義音樂的轉型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巴洛克晚期 古典主義音樂 文化轉型 音樂史的發(fā)展
【摘要】:本文以巴洛克晚期到古典主義時期為例,通過該時間段西方社會事件與西方音樂事件的在時間軸上的分布,結合這個時期代表作曲家的音樂語言、風格的轉型,嘗試從中分析出兩類事件之間的潛在關系,試圖從大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來解讀不同時期的音樂生活和音樂風格。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關鍵詞】: 巴洛克晚期 古典主義音樂 文化轉型 音樂史的發(fā)展
【分類號】:J605
【正文快照】: 音樂學家大多數從音樂本體形態(tài)的分析來尋找轉型的蛛絲馬跡,不管是巴洛克、還是古典主義,都是以音樂形態(tài)、風格為標志進行的時代劃分。由于風格本身就是一個不容易解釋的詞語,加之音樂史前后的延續(xù)并不會突然開始又嘎然而止,所以這樣的劃分總是因標準不同而游移。從1690到1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曉辰;;傳承與拓展——從青年作曲家姜瑩、張昕民族室內樂創(chuàng)作說起[J];人民音樂;2012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珂玲;;淺談聲樂作品藝術表現中的邏輯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7期
2 吳家軍;;多元化結構的融合——對鋼琴協奏曲《獻給青少年》的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孫永健;;淺談和聲分析在曲式分析中的作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李大維;劉志;;世界史雙語教學原版文獻資料選用[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5 魏悅;;桑弘羊與柯爾培爾的重商論[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周思陽;;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爐邊》音樂分析[J];北方音樂;2012年02期
7 楊帆;;《紡車旁的瑪格麗特》的解析[J];北方音樂;2012年03期
8 董先瑜;;貝多芬兩首f小調奏鳴曲(Op.2No.1與Op57)第一樂章曲式結構之比較[J];才智;2011年24期
9 劉清明,張洋;談曲式分析的小型曲式圖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向廣宇;;伏爾泰的中國法律觀[J];滄桑;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呂舟;;從奧古斯都時代與路易十四時代看帝王對建筑發(fā)展的影響[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六、七合輯[C];199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國榮;馬克思《歷史學筆記》在19世紀中晚期歐洲史學傳統(tǒng)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定位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許琛;阿沃·帕特鐘鳴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3 朱耀輝;城市文明與近代西歐民族國家的興起[D];復旦大學;2003年
4 劉作奎;1918-1929年英法關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頤;腓力四世到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法律與國家建構[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6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7 楊芳;“商業(yè)社會”的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利紅;歐洲浪漫主義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孫義飛;“發(fā)現”另一個17世紀[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佳;感性聲音結構并審美判斷形成的感性契機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晏文;黎英海歌曲選集[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晶;桑桐《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九首》的藝術價值和當代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娜;山東膠州秧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孔越;論鋼琴伴奏教師的能力與藝術修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爽;從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創(chuàng)作風格及演奏[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梁慧;論尚德義歌曲的藝術特征及教學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英;北華大學師范聲樂教學現狀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文建;歌曲《藍色愛情!返乃囆g特征及演唱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小天;音樂與詩歌的藝術交融[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衣俊卿;論文化轉型的機制和途徑[J];云南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2 王力塵,何正玲;論新時期文化轉型的實現途徑[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黃玉順;中西之間:軸心時代文化轉型的比較——以《周易》為透視文本[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饒旭鵬;文化·文化轉型·價值轉型——兼論西部走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的文化轉型[J];甘肅理論學刊;2003年01期
5 曾繁仁;當代社會文化轉型與文藝學學科建設[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當代中國文化的四種悖論[J];文藝爭鳴;1989年02期
7 馬仲良;世界文化轉型與我國面臨的文化沖突[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5年01期
8 成岳沖;寧波歷史文化轉型探賾──兼論現實文化建設的方向[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6年04期
9 程志敏;論西方文化危機的實質[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10 李啟軍,楊維富;文化轉型期的中國美學——著名美學家周來祥教授訪談[J];社會科學家;199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輝;;文化轉型與老年再婚[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徐天蘭;;文化轉型與新型文化的建構——對溫州的考察[A];“秩序與進步:浙江社會發(fā)展60年研究”理論研討會暨2009浙江省社會學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趙勇;;從知識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眾媒介在文化轉型中的作用[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4 李一平;;新加坡的現代化與文化轉型[A];五緣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陳新欣;;文化轉型與婚姻中的暴力[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黃筱娜;;文化轉型是民族地區(qū)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A];2003年“求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向新世紀的廣西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方心清;;文化轉型與家庭消費文化的變遷[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卞孝萱;;《鐘氏族譜》鐘嶸序辨?zhèn)巍獜膫涡蚩次幕D型[A];六朝歷史與吳文化轉型高層論壇論文專輯[C];2007年
9 黃筱娜;周健;;關于文化轉型與民族地區(qū)婦女發(fā)展的思考[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張一兵;;文化轉型對中國城市夫妻關系的影響[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瑛;探討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軌跡[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2 記者 于兮 張迎春 陳穎 陶晶 整理 迪里夏提·吐爾遜 新疆經濟報社副總編,維吾爾族;以現代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轉型[N];阿勒泰日報(漢);2010年
3 記者 于兮 張迎春 陳穎 陶晶 整理 迪里夏提·吐爾遜 新疆經濟報社副總編,維吾爾族;以現代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轉型[N];阿勒泰日報(漢);2010年
4 記者 殷珂邋通訊員 羅蕾 陳光明;以產業(yè)帶動戰(zhàn)略推進文化轉型[N];黃石日報;2008年
5 特約記者 張迎春;文化轉型是新疆各民族的共同任務[N];阿克蘇日報(漢);2010年
6 本報記者 羅虎;積極融入對接 促進文化轉型[N];白銀日報;2009年
7 記者 王春華;以現代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轉型[N];阿勒泰日報(漢);2010年
8 林偉;贊以現代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轉型[N];吐魯番日報(漢);2010年
9 記者 于兮 張迎春 陳穎 陶晶 整理 迪里夏提·吐爾遜 新疆經濟報社副總編,維吾爾族;以現代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轉型[N];阿勒泰日報(漢);2010年
10 記者 于兮 張迎春 陳穎 陶晶 整理 迪里夏提·吐爾遜 新疆經濟報社副總編,,維吾爾族;以現代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轉型[N];阿勒泰日報(漢);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志勇;市場經濟視野中的中國政治文化轉型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2 施萍;林語堂:文化轉型的人格符號[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e
本文編號:1101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10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