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宗教音樂探微
本文關鍵詞:南岳衡山宗教音樂探微
【摘要】: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南岳衡山宗教音樂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從概況、價值、現狀等方面對其進行初步研究,希望能為衡山宗教音樂的研究奠定基礎,同時也力求從音樂的角度來打開南岳衡山宗教文化研究的新視野。
【作者單位】: 衡陽師范學院音樂系;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大眾傳媒學院影視藝術系;
【關鍵詞】: 南岳衡山 宗教音樂 價值 現狀
【基金】: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南岳衡山宗教音樂研究》(2010YBA02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湖南南岳衡山宗教音樂文化研究》(11YJC760096)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J608
【正文快照】: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qū),為我國五岳名山之一,有“中華壽岳”之美稱。宗教文化是南岳衡山獨具特色的一點,佛教與道教同存一山,共居一廟,佛道共生共榮、同尊同輝,實為一絕。其佛教與道教是中國宗教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日本、東南亞及世界很多國家和地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琳;;論江南宣卷的音樂文化淵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張齊政;湯克雄;李嘉榮;;衡山文化遺產的特點與價值[J];船山學刊;2008年04期
3 陳星;張雋;;皖南目連戲的音樂特點[J];滁州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唐靜;;九華山佛教音樂探析[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6期
5 董靈文;;恩施土家族民居建筑工藝[J];大家;2012年05期
6 周艷;青瓷堆塑罐上的樂器、胡人和佛教音樂初探[J];東方博物;2004年03期
7 徐菲;;論佛教梵唄“華嚴字母”的藝術特色[J];大舞臺;2011年08期
8 續(xù)萍;;明清時期鋼琴在中國的傳播[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3期
9 唐靜;;九華山佛教音樂藝術特征探析[J];佛教文化;2009年04期
10 楊秋悅;;瑜伽焰口儀式文本研究[J];法音;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樂[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北京風俗史研究[C];2007年
2 曹暉;;思南、德江土家族儺堂音樂初析[A];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東雪;當代泉州南音傳承社會運行機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厚斌;教堂建筑聲環(huán)境理論綜合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3 賀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樂考古學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4 鄒燕凌;中國漢傳佛教梵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董波;蒙古村落儀式表演:“呼圖克沁”[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6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7 李金菊;漢傳佛教養(yǎng)生的歷史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7年
8 劉洋;唐代宮廷樂器組合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9 林苗;中國新教贊美詩集《普天頌贊》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10 袁瑾;漢傳佛教瑜伽焰口與全真道教鐵罐施食儀式音樂比較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欣;樂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趙光強;道教曲牌音樂發(fā)展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劉霞;古都梵音[D];河南大學;2011年
4 興安;呼和浩特地區(qū)蒙古族基督徒儀式音樂現狀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5 楚高娃;蒙古語誦經音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龔易男;藍山瑤族度戒儀式音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李臻;廣西博白客家“做齋”儀式音樂研究[D];廣西藝術學院;2011年
8 林立策;神圣的表演[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9 孟飛;牡丹江地區(qū)趙氏滿族薩滿祭祖儀式音樂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雪娜;昌吉市喪葬禮俗中的民間道教音樂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明思;中國原生態(tài)民歌生存探微[J];河池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羅凌;陳建林;;音樂教育中的“即興創(chuàng)作與表演”[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于蘭英;;從多元智能理論看音樂教育的價值[J];藝術教育;2006年12期
4 馮光鈺;保護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之我見[J];音樂探索;2003年01期
5 劉大巍;音樂教學法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6 葉瑛,蔡穎穎,彭玫;關于對南京市少兒芭蕾舞培訓現狀的調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7 劉蘭;;Do Re Mi的由來[J];云嶺歌聲;2002年10期
8 朱敏;德國藝術歌曲在當代藝術文化中的美學價值[J];藝術教育;2005年05期
9 文茹;;西安鼓樂的樂社發(fā)展狀況初探[J];當代藝術;2006年02期
10 吳云;;論農村音樂教育邊緣化現狀[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霍長和;;大氣磅礴的英雄史詩——評歌劇《蒼原》的音樂[A];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2 徐玲;;流行樂壇上的“復古”元素[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李建華;;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音樂藝術專業(yè)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龔佩燕;;《淺談復調教學中初學者容易混淆的概念》[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萬依;;清代宮中的滿族音樂[A];滿學研究(第一輯)[C];1992年
6 舒妲娜;;試論巴赫的音樂風格,創(chuàng)作領域及手法[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7 奧拉沃阿蘭羅德里格茲;張謙;;古巴的古典音樂傳統[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8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樂[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北京風俗史研究[C];2007年
9 莫柏槐;;鳴簫牌子與篳管淺談[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10 莫柏槐;;青山橋嗩吶現象探析[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懿;帕萊斯特里納[N];音樂周報;2007年
2 杜亞雄;巴基斯坦的傳統音樂[N];音樂周報;2007年
3 賀冰新;流行音樂現狀[N];音樂周報;2000年
4 李佳佳;蕭白:“音樂是流動的建筑”[N];深圳商報;2006年
5 記者 徐晉;專家評點中國音樂舞蹈現狀[N];中國文化報;2001年
6 宋小明;歌詞創(chuàng)作群體現狀[N];音樂周報;2001年
7 安亮山;文藝復興時期音樂藝術發(fā)展與社會文化背景[N];人民代表報;2006年
8 李亞芳;兼收并蓄的滿族傳統音樂[N];音樂周報;2007年
9 李延紅;因地而異的達斡爾族音樂[N];音樂周報;2007年
10 李延紅;“掀起你的蓋頭來”唱響的地方[N];音樂周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樂之維[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瑾;薩蒂研究:風格、技術與價值[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軼中;高等職業(yè)教育音樂專業(yè)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穎;國內手風琴室內樂發(fā)展概述[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娟;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v.332)解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聶卓;巴托克《小宇宙》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嵬嵬;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高海燕;關于祁太秧歌的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胡曉旭;高師電腦音樂課程的現狀與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伍彥諺;《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代宏;湘北洞庭湖區(qū)地花鼓調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艷;一件被邊緣化的樂器[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本文編號:1042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04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