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方東美的原始道家美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論方東美的原始道家美學研究
【摘要】:以原始儒家和道家美學為思想來源,方東美建立起了他的宇宙生命美學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對道家美學作了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他肯定了老子美學的生命底蘊和老子對天地自然之美的認同,對老子之道體和道用的闡釋顯現(xiàn)出較為豐富的美學內涵。他認為道家的超脫解放精神表現(xiàn)在莊子身上就是達到"寥天一"的境界后再返觀世界。他還揭示出莊子美學之無限審美時空及"提其神于太虛而俯之"的審美方式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影響。他對莊子關于審美自由的本質、獲得審美自由的原則和條件及語言哲學等問題的探討,亦富于啟示意義。他對道家美學的詩性闡釋,則是考量傳統(tǒng)美學現(xiàn)代傳承和演進的重要參照。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方東美 原始道家 老子 莊子 道家美學
【分類號】:B83-02;B223
【正文快照】: 方東美的哲學論著體現(xiàn)出濃烈的美學意味,其哲學可謂美的哲學。他對中國傳統(tǒng)美學有著不能割舍的文化情結,特別是他對儒家和道家美學富于本土文化風格的詩性闡釋,是我們考量傳統(tǒng)美學現(xiàn)代傳承和演進的重要參照。目前國內學界對此研究尚不深入,為此本文擬對此一課題的道家部分作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愛波;彼皆絕代才 形去留其神——歸有光與蒲松齡古文藝術相通論[J];蒲松齡研究;2002年03期
2 朱銳泉;;心如止水,貴者自貴——小議聊齋先生筆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3 周文斌;淺談董其昌的審美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4 郝春燕;;生活審美化時代的藝術危機[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5 鄭歲黎;胡曉紅;;淺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6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7 張澤鴻;;方東美與宗白華生命美學思想之比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貢小妹;《景福殿賦》與何晏的儒家思想──兼論《景福殿賦》主旨[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9 商原李剛;自然主義政治文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10 薛雯;朱光潛的文藝與道德關系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以愛;;錢穆論政教關系[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蔣祈楠;;翻譯目的論指導下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譯[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丁媛;;論《莊子》中的審丑意識[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孫亞茹;;心與道契——《二十四詩品》創(chuàng)作主體的道家境界[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謝興偉;;韓拙《山水純全集》繪畫美學思想中的“理”論[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郭濱妍;;淺析趙孟俯的“復古”思想[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7 馬媛媛;;中國新水墨元素在紡織花型設計中的應用——關于藝術院校教學法的思考[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8 陳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識[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侯會明;;如何全面評價老子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唐曉嵐;季建樂;趙瑋;;老子哲學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思路的啟示——以江蘇省金壇市上湯新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例[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叢報》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尹佳濤;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政治思考[D];南開大學;2010年
6 呂偉;體用之間[D];南開大學;2010年
7 張欣;先秦飲食審美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9 孫敏明;莊子“游”的人生哲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陳建新;李漁造物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曹藝;論漢字體設計中的“形”與“態(tài)”之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王騰飛;水彩畫當懷文抱質——畫面與精神共建[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世江;論兩漢士人風貌及文學精神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祝孚;傳統(tǒng)魚紋圖案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沙沙;論中國工筆花鳥畫中線條的運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軍;也論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儒家精神——兼答蔣國保先生[J];中國哲學史;2001年04期
2 余秉頤;方東美對原始儒家、道家哲學的闡釋[J];江淮論壇;2001年06期
3 羅衛(wèi)平;論方東美的生存哲學[J];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李安澤;共命慧與圓融美——方東美哲學理境探賾[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余秉頤;方東美哲學思想的理論歸趣——與胡軍先生商榷[J];學術月刊;2001年12期
6 余秉頤;方東美的生命本體論[J];江淮論壇;1998年04期
7 蔣國保;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儒家精神──兼與胡軍教授商榷[J];中國哲學史;2001年02期
8 張允熠;方東美的《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fā)展》[J];安徽史學;1996年04期
9 羅衛(wèi)平;論方東美的哲學觀[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李翔海;方東美成中英劉述先合論[J];學術界;199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付長珍;;方東美境界哲學的生命理趣[A];《與孔子對話——儒家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廟第四屆儒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蔣國保;;方東美研究中國哲學的方法[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3 宛小平;;簡論方東美宗白華時空意識與西方時空意識的異同——兼論方宗倆先生以時空為形而上的藝術哲學[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4 謝清果;;道家思想奠定中國傳統(tǒng)科學范式的基石[A];中國鹿邑老子學會——海峽兩岸李氏懇親會論文集[C];2003年
5 劉述先;;五年來的學思[A];時代與思潮(5)——文化傳統(tǒng)辨證[C];1991年
6 楊孟晟;;《列子》天人觀念與魏晉玄學[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白奚;;范蠡入齊與老子學說的北傳[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施保國;首家方東美研究所在安徽成立[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2 李安澤;方東美的學術傳承與流派[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石巖;《論語》在臺灣[N];南方周末;2007年
4 廣東省嘉應學院社科部 施保國;生生之德與理想藍圖[N];光明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王洪波;傅佩榮:認為莊子消極厭世是一種誤解[N];中華讀書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何媛;人生處處皆哲學[N];大慶日報;2011年
7 朱鐵志;草料與黃金的哲學思考[N];學習時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施保國;方東美論道家思想[D];安徽大學;2010年
2 葛輝;老子美學思想史前期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3 O@同壯;莊子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D];暨南大學;2007年
4 王焱;莊子審美體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姜勇;宗白華美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D];吉林大學;2008年
6 楊鵬飛;莊子審美體驗思想闡釋[D];遼寧大學;2009年
7 孫喜艷;《周易》美學的生命精神[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俊波;劉述先宗教觀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敏敏;方東美的生命哲學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劉峰;方東美對華嚴宗哲學的現(xiàn)代詮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孟廣慧;莊子美學的生態(tài)精神[D];鄭州大學;2012年
4 薛曉霞;方東美生命本體論思想探究[D];山西大學;2010年
5 尚晉波;生命的藍圖—方東美人生境界說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羅衛(wèi)平;超越的真實[D];湘潭大學;2002年
7 俞成義;方東美華嚴思想初探[D];安徽大學;2003年
8 沈香萍;老子陰柔美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朱紅;方東美生命哲學評述[D];吉林大學;2007年
10 李薇;道家思想對方東美思想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56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95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