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以來美學會議綜論(1980-2014)
發(fā)布時間:2017-08-23 12:35
本文關(guān)鍵詞:新時期以來美學會議綜論(1980-2014)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新時期 美學會議 美學史 美學制度
【摘要】:美學會議,是新時期美學史上一道重要的風景。新時期美學是以全國第一次美學會議發(fā)端并發(fā)展的,在三十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美學會議在新時期美學建設(shè)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與美學學會、美育建設(shè)、馬克思主義美學、美學學科建設(shè)、美學家、審美文化和中西美學匯通,保持了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同時,美學會議燭照出的是新時期以來美學史的發(fā)展和美學制度的形成過程,通過對新時期美學會議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時期美學史和美學制度的走向。對于新時期以來的美學會議進行整理,并在此基礎(chǔ)上透視出新時期美學史的流變和美學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體分為七章。第一章從1980年代初期召開的全國第一次美學會議和各省級美學學會成立會入手,試圖呈現(xiàn)出新時期美學發(fā)生的邏輯起點,通多對全國第一次美學會議細致的考察還原出會議當時的現(xiàn)場和細節(jié),以揭示新時期美學學會的肇始過程。同時,考察各省級美學學會成立的情況,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學研究和美學建設(shè)的發(fā)展情況。第二章考察了新時期早期關(guān)于美學史和美學原理的討論會,嘗試厘清新時期美學會議與學科美學建立的最早聯(lián)系,繼而分析了過去30多年內(nèi)美學會議對于中國現(xiàn)代美學學科的多元關(guān)注,涉及美學史、美學理論、文藝美學和文藝學等各個學科,從歷次涉及學科美學的會議上,可以見到美學學科不斷發(fā)展的進程,同時也對新時期美學諸多分支學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徑。第三章考察了美學會議和美學家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1980年代早期的美學會議一般有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等著名美學家參加,正是這些美學家為新時期美學發(fā)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還有一些美學會議對已故美學家身份進行確認,豐富了美學史的建構(gòu)范式。同時,美學會議也對一些新美學家的美學家身份和他們在美學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位置給予確認,使美學研究保持著持續(xù)的連貫性。第四章以新時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構(gòu)與流播為中心,對涉及美育的美學會議進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時期美學發(fā)展過程中的產(chǎn)生過程并指出美學會議對于美育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學會議的討論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斷發(fā)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學會議的決議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斷走向完善。但同時也應(yīng)該注意到,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處。第五章分別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美學會議,旁及了馬克思主義美學在新時期的發(fā)展變化,同時注意到了意識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和美學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并在這種關(guān)系中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在美學研究和美學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從審美文化入手,對涉及審美文化的相關(guān)會議進行闡釋,認為自1990年代初期開始美學會議和美學研究逐漸向?qū)徝牢幕D(zhuǎn)型,內(nèi)中涵蓋了非常豐富的美學內(nèi)容,包括旅游美學、景觀美學、生態(tài)美學和民族美學等,以此為中心對美學會議進行考察,可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推動審美文化發(fā)展的動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紀美學會議為中心,考察美學會議在中西美學匯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東方美學和生活美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新世紀以來,中國美學能夠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學中與一些新美學家參與并組織召開相關(guān)美學會議息息相關(guān),尤其是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的召開更為中國美學在新世紀的發(fā)展提供了積極保障。結(jié)語部分認為,在新時期美學發(fā)展的過程中,美學學會、美學家和世界美學對中國美學的影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之相關(guān)的多次美學會議直接建構(gòu)了中國新時期美學研究和美學思想。同時從歷時上對美學會議在美學這30多年的發(fā)展中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行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新時期 美學會議 美學史 美學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3-09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論12-23
- 一、寫作背景與理論環(huán)境12-14
- 二、創(chuàng)作意義與理論價值14-20
- 三、文獻說明與創(chuàng)作思路20-23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與新時期美學的肇生23-53
- 第一節(jié) 美學的春天: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26-39
- 一、美學重構(gòu):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概說26-31
- 二、周揚談話:為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立法31-34
- 三、時代熱點: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的美學話題34-36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的時代局限36-39
- 第二節(jié) 百花齊放:省級美學學會成立會及其影響39-47
- 一、響應(yīng)號召:省級美學學會成立會的召開39-42
- 二、雙向互動:美學學會的制度特色42-45
- 三、美學爭鳴:省級美學學會討論會的展開45-47
- 第三節(jié) 啟蒙與意識形態(tài):新時期早期美學會議的思想意義47-53
- 一、美學啟蒙及其不可能性47-49
- 二、美學與意識形態(tài)的雙重變奏49-53
- 第二章 美學會議與學科美學建設(shè)53-70
- 第一節(jié) 美學會議對學科美學的早期構(gòu)想53-59
- 一、中國美學史學術(shù)討論會:美學史研究的展開53-56
- 二、《美學原理》:新時期美學教材雛形討論56-59
- 第二節(jié) 學科美學及其制度推進59-70
- 一、古典美學討論會:現(xiàn)實基礎(chǔ)與制度演進59-62
- 二、百年中國美學學術(shù)討論會: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坐標與走向62-64
- 三、文藝學20年:美學學科的反思與暢想64-66
- 四、美學新問題:美學、文藝學與文藝美學的歷史責任66-70
- 第三章 美學會議與美學家的歷史貢獻70-88
- 第一節(jié) 美學家身份的確認與建構(gòu)72-80
- 一、朱光潛:美學會議的指路燈72-75
- 二、宗白華:從美學教員到美學家75-78
- 三、李澤厚:輾轉(zhuǎn)于美學會議之間78-80
- 第二節(jié) 回歸傳統(tǒng):重塑現(xiàn)代美學家80-88
- 一、以美學家為中心:美學史的一種寫法80-83
- 二、梁啟超、蔡元培與豐子愷:向現(xiàn)代美學家致敬83-85
- 三、美學家討論會:新美學家的身份確認85-88
- 第四章 美學會議與美育的制度化88-103
- 第一節(jié) “美育”的重構(gòu)與流播89-95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國美學大會中的美育思想89-90
- 二、時代精神:美育與意識形態(tài)的互文90-93
- 三、重視“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與流播93-95
- 第二節(jié) 美學會議與美育制度的落實95-103
- 一、教育方針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狀況95-97
- 二、繼承與重構(gòu):1990年代美育會議的雙重訴求97-101
- 三、制度建設(shè):美學會議與美育制度的關(guān)聯(lián)性101-103
- 第五章 美學會議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進程103-128
- 第一節(jié) 198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熱潮104-113
- 一、以《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為中心的美學討論104-106
- 二、馬克思主義美學討論的普及106-109
- 三、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在文學和美學之間109-113
-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體系性建設(shè)及其中國化113-118
- 一、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美學體系建設(shè)113-114
- 二、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歷史定位114-118
-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美學在新世紀的發(fā)展118-128
- 一、歷史定位:討論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現(xiàn)狀與未來118-120
- 二、時代使命: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現(xiàn)代中國120-123
- 三、中英互動:馬克思主義美學雙邊論壇與美學新拓展123-128
- 第六章 美學會議與審美文化建設(shè)128-145
- 第一節(jié) 審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興起129-136
- 一、美學的“當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學會議129-131
- 二、在審美文化中復興:第四屆全國美學會議131-134
- 三、“審美文化”:美學與政治的互動134-136
- 第二節(jié) 審美文化的多元建構(gòu)136-145
- 一、自然、園林、生態(tài)、旅游:景觀美學初探136-138
- 二、以“藝術(shù)”之名:美學與藝術(shù)的互動138-141
- 三、民族美學:書寫漢民族共同體美學141-145
- 第七章 美學會議與走向世界的新世紀美學145-174
- 第一節(jié) 全國美學會議在新世紀的發(fā)展146-149
- 一、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全球化與中國美學”146-148
- 二、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回顧與展望”148-149
- 第二節(jié) 東方美學與生態(tài)美學:現(xiàn)代美學的兩種新范式149-157
- 一、“東方美學”的興起與東方美學國際會議149-154
- 二、生態(tài)美學研討會與生態(tài)美學問題154-157
- 第三節(jié) “美學的多樣性”: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與中國美學新發(fā)展157-165
- 一、走向世界: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的美學背景157-159
- 二、百家爭鳴: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討論會159-163
- 三、影響意義: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對中國美學制度的影響163-165
- 第四節(jié) 生活美學的興起:生活與美學的合流165-174
- 一、“日常生活審美化”思潮的形成165-167
- 二、“日常生活審美化”與“生活美學”的討論方式167-170
- 三、生活美學的多元對話170-174
- 結(jié)語174-180
- 參考文獻180-189
- 附錄:新時期美學會議總體情況列表(1979-2014)189-243
- 后記243-244
本文編號:725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72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