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科的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利科的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談到西方二十世紀解釋學的代表人物時,很多人往往只談及伽達默爾,而忽視利科。但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美學和詩學的“語言學轉(zhuǎn)向”的時代潮流下,利科解釋學的“迂回之路”給現(xiàn)代解釋學帶來了一種更廣闊的視角。他試圖建構(gòu)一種方法論與認識論、本體論相統(tǒng)一的解釋學,代表了解釋學發(fā)展的綜合創(chuàng)新的學術(shù)路徑。 利科涉獵非常廣泛,他的理論融合了諸多流派理論如現(xiàn)象學、存在主義、解釋學、語言學、精神分析、文學批評、基督教神學等理論成果,將人文科學的許多方法和研究成果引進解釋學領域,使多種理論為其所用,為解釋學研究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在利科的解釋學理論中,與符號學相關的概念諸如文本、話語、隱喻、象征、修辭等成為了其解釋學研究的突破口。特別是文本理論,成為利科解釋學中的一大亮點,而符號、語義、話語又是文本理論中的關鍵概念。由此可以說,符號學的相關理論在利科的解釋學理論中是極其重要的,細致地分析這些理論有助于我們對他的解釋學理論做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 本論文主要結(jié)合利科的相關著作對其解釋學思想進行概述,并聚焦于解釋學理論的符號學與美學向度,在論述過程中主要圍繞他的象征理論、文本理論、隱喻理論、時間和敘事理論、反思與存在等理論區(qū)域展開,從符號學的視野來展現(xiàn)利科解釋學美學的整個思想面貌。最后,對利科解釋學符號美學的理論特色及其對當代文藝美學研究的啟示意義做簡要地分析。
【關鍵詞】:利科 解釋學 語言學轉(zhuǎn)向 象征 文本 隱喻 反思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8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5
- (一) 利科的生平與學術(shù)道路7-9
- (二) 利科的主要著作9-11
- (三) 國內(nèi)關于利科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四) 本文的研究價值及研究思路13-15
- 一、利科解釋學符號學的學術(shù)背景與問題意識15-26
- (一) 西方解釋學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問題意識15-22
- (二)利科闡釋學的理論資源22-26
- 二、利科的象征理論26-34
- (一) 惡的象征26-29
- (二) 象征與意義29-32
- (三) 象征與反思32-34
- 三、利科的文本和解釋理論34-51
- (一) 文本與間距34-39
- (二) 說明和理解39-43
- (三) 占有和解釋43-48
- (四) 從文本到行動48-51
- 四、利科的隱喻理論51-65
- (一) 隱喻的概念51-57
- (二) 隱喻與文本57-60
- (三) 隱喻的真理60-65
- 五、利科的時間與敘事理論65-72
- (一) 歷史敘事和小說敘事66-69
- (二) 文本與時間69-72
- 六、反思與存在72-81
- (一) 兩種可能的嫁接72-75
- (二) 語義學的迂回75-76
- (三) 從反思到存在76-81
- 余論:利科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的理論特色與理論意義81-85
- (一) 利科解釋學理論的特色81-83
- (二) 利科解釋學符號美學對當代文藝美學研究的意義83-85
- 參考文獻85-88
- 致謝88-89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士群;作為社會認識論的解釋學——利科的闡釋策略新探[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5期
2 R.E.帕爾默;海德格爾的本體論和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彭啟福;西方詮釋學詮釋重心的轉(zhuǎn)換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王麗娜;;認知之光不能穿透的領域——保羅·利科意志現(xiàn)象學方法述略[J];東南學術(shù);2008年02期
5 方興;利科的解釋學思想及其對閱讀研究的啟示[J];法國研究;1999年02期
6 曹志平;試論解釋學的解釋觀[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張汝倫;解釋學在二十世紀[J];國外社會科學;1996年05期
8 于海燕;;利科對現(xiàn)象學方法的解釋學應用與批判性改造[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9 莫偉民;;利科爾的反思解釋學及其與馬克思的差異[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花威;;試論利科早期的象征概念[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向東;對時間性問題之敘事解說——保羅·利科《時間與敘事》中的時間性問題[D];復旦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猛;理解程序論:利科解釋學思想研究論稿[D];蘭州大學;2006年
2 林濟東;隱喻與存在—利科的詮釋學思想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利科的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28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44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