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有翼類動物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1 16:06
先秦奇書《山海經(jīng)》,是公認的古籍中的奇幻著作。全書所述氣勢壯觀磅礴,內(nèi)容奇異博雜,其整個體系十分的宏偉,以至于整部書就把當時社會的概況都進行了描寫,后人在總結(jié)全書的基礎(chǔ)上,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從自身領(lǐng)域出發(fā),對其所述進行了不同的解讀,多學科觀點并存并各持己見,但《山海經(jīng)》一書被稱為“奇典”已不可否認。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各個朝代《山海經(jīng)》插圖中關(guān)于有翼類生物的形象。《山海經(jīng)》中所記載有翼類生物,線條原生而奔放粗獷,造型奇崛而匠心獨運,通過一系列的藝術(shù)設(shè)計手法,諸如夸張、同構(gòu)、異構(gòu)和重組等等,奇特的將所見所想的動物進行描述,將上古動物的神秘性、趣味性以及當時時代人們對于鬼神的崇拜等思想用自身理解去描繪。這些有翼類生物的形象,不但是中國文化在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寶貴財富,更是對此后人們思維高度進行了啟迪,也為我們追尋歷史文化指明了一個“坐標”。《山海經(jīng)》全書共記載了數(shù)百種有翼類生物,其思維極具有創(chuàng)意性,從今天來講,先人的的設(shè)計角度選材也非常的靈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需要我們科學的、有條理的進行傳承,也是值得更多的藝術(shù)工作者從中整理、歸納、總結(jié)出自己的“養(yǎng)料”,用以提高自己。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本選題所要研究的內(nèi)容、選題的意義與在本學科領(lǐng)域中的價值
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本選題內(nèi)容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現(xiàn)狀與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
第三節(jié)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第一章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概述
第一節(jié) 《山海經(jīng)》與其所記載的有翼動物形象
第二節(jié) 對《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數(shù)量的統(tǒng)計
第三節(jié) 對《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脈絡(luò)梳理
一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叫聲分類
二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功用分類
三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生態(tài)分類
四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動態(tài)分類
五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特征和特性分類
小結(jié)
第二章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的造型、體征的分類和總結(jié)
第一節(jié)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的“原創(chuàng)”造型分類
一 純粹飛鳥形象
二 人面鳥翼形象
三 爬行類、走獸類有翼形象
四 水生、兩棲類有翼形象
五 其他多首、多足有翼類形象等
第二節(jié)《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的審美特征
一 中國文化統(tǒng)攝下的審美特征
二 古人奇思妙想
三 對大自然的認知與敬畏
第三節(jié)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體現(xiàn)出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
一、神話與宗教
二、歷史與文學
三、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與融合
第三章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在現(xiàn)代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及其啟發(fā)
第一節(jié) 再創(chuàng)動物形象的聯(lián)系分析
第二節(jié)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的再創(chuàng)視覺表現(xiàn)
小結(jié)
結(jié)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談“鸞”、“鳳”的性別語義變化[J]. 吳春玉. 語文學刊. 2012(07)
[2]《山海經(jīng)》病名考(下)[J]. 駱瑞鶴. 長江學術(shù). 2006(03)
[3]顧頡剛先生對中國神話學的巨大貢獻[J]. 趙沛霖. 貴州社會科學. 2002(01)
[4]漫談昆侖文化[J]. 王偉章. 青海民族研究. 2001(02)
[5]《山海經(jīng)》研究述論[J]. 衛(wèi)崇文.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2)
[6]《山海經(jīng)》的樂園情結(jié)[J]. 蕭兵. 淮陰師專學報. 1997(04)
[7]《山海經(jīng)》史料比較研究[J]. 安京.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1996(01)
[8]中國古代的巫[J]. 童恩正. 中國社會科學. 1995(05)
本文編號:3658464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本選題所要研究的內(nèi)容、選題的意義與在本學科領(lǐng)域中的價值
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本選題內(nèi)容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現(xiàn)狀與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
第三節(jié)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第一章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概述
第一節(jié) 《山海經(jīng)》與其所記載的有翼動物形象
第二節(jié) 對《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數(shù)量的統(tǒng)計
第三節(jié) 對《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脈絡(luò)梳理
一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叫聲分類
二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功用分類
三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生態(tài)分類
四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動態(tài)分類
五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特征和特性分類
小結(jié)
第二章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的造型、體征的分類和總結(jié)
第一節(jié)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的“原創(chuàng)”造型分類
一 純粹飛鳥形象
二 人面鳥翼形象
三 爬行類、走獸類有翼形象
四 水生、兩棲類有翼形象
五 其他多首、多足有翼類形象等
第二節(jié)《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的審美特征
一 中國文化統(tǒng)攝下的審美特征
二 古人奇思妙想
三 對大自然的認知與敬畏
第三節(jié)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體現(xiàn)出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
一、神話與宗教
二、歷史與文學
三、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與融合
第三章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在現(xiàn)代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及其啟發(fā)
第一節(jié) 再創(chuàng)動物形象的聯(lián)系分析
第二節(jié) 《山海經(jīng)》有翼動物形象的再創(chuàng)視覺表現(xiàn)
小結(jié)
結(jié)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談“鸞”、“鳳”的性別語義變化[J]. 吳春玉. 語文學刊. 2012(07)
[2]《山海經(jīng)》病名考(下)[J]. 駱瑞鶴. 長江學術(shù). 2006(03)
[3]顧頡剛先生對中國神話學的巨大貢獻[J]. 趙沛霖. 貴州社會科學. 2002(01)
[4]漫談昆侖文化[J]. 王偉章. 青海民族研究. 2001(02)
[5]《山海經(jīng)》研究述論[J]. 衛(wèi)崇文.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2)
[6]《山海經(jīng)》的樂園情結(jié)[J]. 蕭兵. 淮陰師專學報. 1997(04)
[7]《山海經(jīng)》史料比較研究[J]. 安京.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1996(01)
[8]中國古代的巫[J]. 童恩正. 中國社會科學. 1995(05)
本文編號:3658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5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