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自然審美之鶴篇
發(fā)布時間:2022-01-21 23:24
先秦至兩漢是中華鶴審美欣賞的奠基階段,時人集中欣賞鶴的外在形式美因素:其形、其色與其聲。魏晉則是中華鶴審美欣賞的拓展期。本時期相關詩文表明時人開辟了鶴審美欣賞的三條路線:以鶴的形象傳達道教長壽與成仙觀念的仙化之路,以鶴的形象表達士大夫精英階層社會與文化優(yōu)越感及精致化審美趣味的雅化之路,以及設身處地地體驗野生鶴族被馴化,失去自由悲劇命運的同情式關注之路。立足現(xiàn)代社會對鶴的了解,時人尚未形成對鶴生物習性的完善認識,僅及長壽一項且高度夸張。其對鶴的仙化與雅化之路是以自然對象表達人類的人文觀念趣味,存在著嚴重的人類中心主義傾向,不利于培育人們客觀、獨立地欣賞自然自身之美的態(tài)度。其同情式關注自然之路乃本時期值得珍視的審美遺產,客觀上符合當代環(huán)境美學與環(huán)境倫理學客觀地欣賞自然、真誠地尊重自然之理念。
【文章來源】: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3)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原仙子——黑頸鶴[J]. 冉景丞. 人與生物圈. 2019(06)
[2]白鶴的現(xiàn)狀與保護[J]. 朱奇,聶旸,賈萬梅,劉觀華. 濕地科學與管理. 2019(01)
[3]丹頂鶴(Grus japonensis)東、西種群巢址選擇的分異[J]. 劉學昌,吳慶明,鄒紅菲,李曉民. 生態(tài)學報. 2009(08)
本文編號:3601148
【文章來源】: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3)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原仙子——黑頸鶴[J]. 冉景丞. 人與生物圈. 2019(06)
[2]白鶴的現(xiàn)狀與保護[J]. 朱奇,聶旸,賈萬梅,劉觀華. 濕地科學與管理. 2019(01)
[3]丹頂鶴(Grus japonensis)東、西種群巢址選擇的分異[J]. 劉學昌,吳慶明,鄒紅菲,李曉民. 生態(tài)學報. 2009(08)
本文編號:3601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0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