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繡的研究與傳承 ——以豫章繡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09:55
江西刺繡又稱贛繡,作為贛繡中的一個分支,豫章繡是贛繡中唯一一個從宮廷中流傳出來的刺繡,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筆者在大量田野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查閱贛繡史書資料,實地調查與走訪贛繡名家,多層面、多角度對豫章繡進行梳理、研究:首先從江西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對贛繡的發(fā)展史進行追溯,介紹了以贛繡為基礎的幾個藝術性刺繡;其次對豫章繡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藝術特征進行了調查、研究。最后從“三位一體”的傳承模式上提出了豫章繡的傳承措施和路徑,即以傳承人為主,結合動態(tài)傳承和靜態(tài)傳承,以政府和學校為主體,進行傳承。提出了“三位一體”的傳承模式,即傳承人傳承,靜態(tài)傳承和動態(tài)傳承。通過對傳承人的技藝的培養(yǎng),政府扶持和非遺進校園這三方面分析豫章繡的傳承模式,在推廣模式上可以借鑒Lesage繡坊和企業(yè)的合作模式,在營銷推廣上可結合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打破傳統(tǒng)的發(fā)展傳承模式,開辟新的營銷方式,結合江西的地方“三色”文化,提高豫章繡非遺衍生品的附加值,從而提升群眾對豫章繡的認知度。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江西客家的手縫鞋墊
圖 1-1 江西客家的手縫鞋墊 圖 1-2 江西民間刺繡2)婚后女紅求子繡婚后育兒,早得貴子。在江西農村地區(qū)人們以桂圓、筷子壓床,期盼著早子。婚姻的目的在于傳宗接代,江南民間祟尚禮教,希望生的兒子能夠讀書
圖 1-3 江西客家的繡帽 圖 1-4 江西民間的植物刺繡從敬畏神靈的原始崇拜過渡到現(xiàn)世的消災祈福觀念。祥瑞意識在中國民間可遠流長。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而言,當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基本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間的針腳[J]. 何瀟. 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6(27)
[2]亂針繡創(chuàng)造過程與針法研究——以《小鎮(zhèn)故事》為例[J]. 莫元國. 美術教育研究. 2016(14)
[3]觀賞繡流變及其美學價值[J]. 楊曉旗,林婷婷. 藝術探索. 2014(06)
[4]贛繡獨特藝術魅力之我見[J]. 劉娜. 大眾文藝. 2013(23)
[5]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中的作用[J]. 徐藝乙. 貴州社會科學. 2012(12)
[6]“繡”出一片新天地[J]. 鐘能斌,劉薇. 江西教育. 2011(32)
[7]顧玉純 宣紙刺出贛繡黑馬[J]. 陳英. 中國發(fā)明與專利. 2007(06)
[8]刺繡產業(yè)集群發(fā)展與地方政府作用[J]. 葉繼紅,虞美華. 科技與管理. 2007(01)
[9]《德安南宋周氏墓》簡介[J]. 夏勁. 考古. 2000(10)
博士論文
[1]夏布源流及其工藝與布藝研究[D]. 廖江波.東華大學 2018
[2]繡畫—中國江南傳統(tǒng)刺繡研究[D]. 許嘉.中國美術學院 2016
碩士論文
[1]夏繡圖案設計在禪茶藝館系列陳設品中的應用研究[D]. 王瑩.南昌大學 2016
[2]近代江南刺繡小品與社會生活習俗[D]. 李秀秀.南京藝術學院 2015
[3]刺繡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 李霞.陜西科技大學 2013
[4]手工刺繡的時尚性研究與應用[D]. 馬玉.北京服裝學院 2012
[5]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個人品牌資產化投資分析[D]. 崔穎.山東大學 2012
[6]面花巧手飾婚嫁[D]. 孫緒靜.山西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00429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江西客家的手縫鞋墊
圖 1-1 江西客家的手縫鞋墊 圖 1-2 江西民間刺繡2)婚后女紅求子繡婚后育兒,早得貴子。在江西農村地區(qū)人們以桂圓、筷子壓床,期盼著早子。婚姻的目的在于傳宗接代,江南民間祟尚禮教,希望生的兒子能夠讀書
圖 1-3 江西客家的繡帽 圖 1-4 江西民間的植物刺繡從敬畏神靈的原始崇拜過渡到現(xiàn)世的消災祈福觀念。祥瑞意識在中國民間可遠流長。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而言,當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基本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間的針腳[J]. 何瀟. 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6(27)
[2]亂針繡創(chuàng)造過程與針法研究——以《小鎮(zhèn)故事》為例[J]. 莫元國. 美術教育研究. 2016(14)
[3]觀賞繡流變及其美學價值[J]. 楊曉旗,林婷婷. 藝術探索. 2014(06)
[4]贛繡獨特藝術魅力之我見[J]. 劉娜. 大眾文藝. 2013(23)
[5]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中的作用[J]. 徐藝乙. 貴州社會科學. 2012(12)
[6]“繡”出一片新天地[J]. 鐘能斌,劉薇. 江西教育. 2011(32)
[7]顧玉純 宣紙刺出贛繡黑馬[J]. 陳英. 中國發(fā)明與專利. 2007(06)
[8]刺繡產業(yè)集群發(fā)展與地方政府作用[J]. 葉繼紅,虞美華. 科技與管理. 2007(01)
[9]《德安南宋周氏墓》簡介[J]. 夏勁. 考古. 2000(10)
博士論文
[1]夏布源流及其工藝與布藝研究[D]. 廖江波.東華大學 2018
[2]繡畫—中國江南傳統(tǒng)刺繡研究[D]. 許嘉.中國美術學院 2016
碩士論文
[1]夏繡圖案設計在禪茶藝館系列陳設品中的應用研究[D]. 王瑩.南昌大學 2016
[2]近代江南刺繡小品與社會生活習俗[D]. 李秀秀.南京藝術學院 2015
[3]刺繡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 李霞.陜西科技大學 2013
[4]手工刺繡的時尚性研究與應用[D]. 馬玉.北京服裝學院 2012
[5]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個人品牌資產化投資分析[D]. 崔穎.山東大學 2012
[6]面花巧手飾婚嫁[D]. 孫緒靜.山西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00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0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