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的美學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04-23 21:10
本文關鍵詞:四時的美學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本文嘗試對四時進行專題美學研究。 四時在中國古代有豐富的美學內涵。四時節(jié)律是一種典型的生命節(jié)律,審美是一種生命節(jié)律感應。四時節(jié)律感應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對中國古典藝術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全文包括序言、正文四章與結語。 序言概述對四時進行美學研究的意義、現(xiàn)狀以及本文的寫作思路、創(chuàng)新與不足。 正文包括以下四章: 一、四時的哲學意義。四時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古典哲學中,四時是宇宙萬物構成要素與構造模式;四時規(guī)律是宇宙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四時與陰陽五行結合形成了涵蓋一切的月令宇宙圖式。中國古人的時空觀是復合的時空觀。 二、四時與審美。從廣義的生命觀角度來看,自然萬物都有生命,節(jié)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藝術也是一種生命,節(jié)律是藝術的靈魂。四時是一種最典型的生命節(jié)律,是溝通天人的中介。人與審美對象具有同源同構的關系,主客體節(jié)律系統(tǒng)之間可以相互感應。審美是一種生命節(jié)律感應,是主客體生命節(jié)律的“共鳴”。 三、四時與中國古典藝術。四時物象與特定情感有機結合,同時又具有著特定的價值屬性與形而上意蘊,構成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四時意象系統(tǒng)。比興手法及類比思維又使得四時意象的蘊涵格外豐富。中國古人具有感時憂生的審美情結:由感自然之時而思社會歷史之“時”,而憂宇宙人生之“時”!拔锘笔菍徝乐黧w與審美客體生命節(jié)律的融合,是自然界之“時”與社會歷史之“時”、宇宙人生之“時”的融合,是審美的最高境界。中國古典藝術有著比較固定的四時抒情模式。很多古典藝術作品取材于四時。四時對中國古典藝術的情節(jié)結構也有重要影響:敘事作品中男女之情事多發(fā)生在春季,男女的離別相思則一般安排在春秋兩季;某種關于四時的觀念往往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節(jié)點;歲時節(jié)日為敘事作品提供了時空與民俗背景。四時觀念對一些大型抒事作品的影響復雜而深刻。當然,四時觀念對中國古典藝術也產生了負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牽強附會與模式化傾向兩個方面。 四、四季審美觀念的民族差異。生態(tài)環(huán)境、價值與情感系統(tǒng)、審美主體的不同,造成不同民族四季審美觀念的鮮明差別,這種差別在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上都有所反映。 結語部分意在說明,與中國古人四時觀念相關的中國古典藝術的輝煌已經過去,影視與多媒體的時代已經到來,但古老的四時觀念并沒有因此而失去其美學意義。四時的美學意義仍顯現(xiàn)在影視與多媒體中,這些作品依然需要借助四時的美學內涵來建構意象、營造意境、烘托氣氛等。更重要的是,順應四時生命節(jié)律的觀念已經成為一種美學精神潛隱于現(xiàn)代文明的各個領域。
【關鍵詞】:四時 生命節(jié)律 感應 美學意義 民族差異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83-0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序言10-13
- 一 研究意義及現(xiàn)狀10-11
- 二 論文思路11
- 三 創(chuàng)新與不足11-13
- 第一章 四時的哲學意義13-20
- 一 四時在中國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13-14
- 二 四時是宇宙萬物的構成要素與構造模式14-15
- 三 四時規(guī)律是宇宙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15-17
- 四 四時與月令宇宙圖式17
- 五 中國古人的復合時空觀17-20
- 第二章 四時與審美20-29
- 一 四時是一種生命節(jié)律20-23
- 二 審美是一種生命節(jié)律感應23-29
- 第三章 四時與中國古典藝術29-50
- 一 四時與意象29-32
- 二 感時憂生的審美情結與“物化”的審美境界32-34
- 三 四時抒情模式34-41
- 四 四時與藝術作品的題材41-42
- 五 四時與藝術作品的情節(jié)結構42-48
- 六 古人四時觀的負面影響48-50
- 第四章 四季審美觀念的民族差異50-53
- 第一,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差異50-51
- 第二,價值與情感系統(tǒng)的差異51
- 第三,審美主體的差異51-52
- 第四,藝術內容與形式上的差異52-53
- 結語53-55
- 注釋55-62
- 參考文獻62-64
- 致謝64-65
- 攻讀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武占江;四時與陰陽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條線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裘新江;春風秋月總關情——《紅樓夢》四季性意象結構論之一[J];紅樓夢學刊;2003年04期
3 劉暢;春秋意識與傳統(tǒng)詩詞[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本文關鍵詞:四時的美學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3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