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審美心理質(zhì)性初探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友峰;論審美經(jīng)驗中的“距離”問題[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韓德民;李澤厚與20世紀后半期中國美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顧華詳;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制建設[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杜榮芳;;從《簡愛》中的愛情與婚姻看兩性關系中女性的屈從地位[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5 鄒巔,肖玉林;《橘頌》、《彈歌》與詠物詩的創(chuàng)格[J];湘南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康德美學中幾個有關建筑的基本問題[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2期
7 馬菁;從修辭格到認知——淺析隱喻的發(fā)展過程[J];西華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劉茹斐;文化語境中的中西月意象[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08期
9 廖益清;中西美學差異與詩歌意象[J];福建外語;2000年04期
10 王圣;淺談柏拉圖“靈感說”[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秋群;;西方語境下對莊子的美學誤讀[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2 王向峰;;喜劇性及其生成因素——兼論小品劇的審美體式[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3 修樹新;;從《紫色》中透視“善”的內(nèi)涵[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伍世昭;比較詩學視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靈詩學[D];暨南大學;2002年
3 郝文杰;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哲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4 白晨曦;天人合一:從哲學到建筑[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周穎;閱讀之旅:從主體性到修辭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許龍;錢鍾書詩學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7 丁立威;論乒乓球技術的審美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8 劉長庚;馬克思的感性理論與美學問題[D];復旦大學;2004年
9 吳文安;文學翻譯中的美學效果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朱曉U,
本文編號:2577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7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