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在麥金太爾美德倫理視閾下的一種整合

發(fā)布時間:2019-09-02 15:18
【摘要】:作為當代英美重要的哲學家、倫理學家之一的麥金太爾,在其成名作《追尋美德》的發(fā)表開始,其美德倫理的思想就得到倫理學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力。所以,抓住其關鍵的思維線索,了解其思想的全貌,對于當代美德倫理研究不無裨益。本論文在閱讀原著和參閱評注的基礎上,對他的美德倫理思想進行架構式的搭建,以期勾畫出其思想行程的大致概貌,把握其思想結構中各邏輯點的聯系,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發(fā)現一種道德論證的目的論框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其美德倫理的視閾下進行一些獨立的、希冀有益的探索,將現代性自我追溯到啟蒙運動的辯證發(fā)展,揭示了啟蒙理性在倫理學領域中的悖論,從而造成了現代性自我的物化。而麥金太爾后期著作中對人的生物性基礎上的社會性價值維度的闡釋,即人的依賴性和脆弱性,為這種現代性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價值歸屬,本論文最后也是將兩者有機整合。這是一種內含目的論的道德模式,包容了現代性自我的獨立性、自主性和一度被其忽略的社會性價值,從而確定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敘事,使道德判斷具有客觀的基礎,以期給現代性倫理危機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解決路徑。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83-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曉穎;;試論中西方美德倫理傳統的現代價值[J];理論月刊;2011年07期

2 馬曉穎;;先秦與古希臘美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龐楠;;共同體與公民德性——麥金太爾共同體主義視閾下的德性倫理觀[J];前沿;2011年15期

4 王曉朝;陳越驊;;柏拉圖對功利主義正義觀的批判及其現代理論回響[J];河北學刊;2011年04期

5 梁衛(wèi)霞;;當代托馬斯·阿奎那德性倫理研究的視閾[J];道德與文明;2011年04期

6 高建民;;對象與意義——胡塞爾意向相關項概念的兩種解釋進路及其困境[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年08期

7 周濤;;“幸福: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是何以可能的——亞里士多德幸福觀研究[J];理論觀察;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靳鳳林;;古希臘城邦自治型社會治理模式與美德倫理[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2 陸通;;透視麥金太爾的德性倫理——從《追尋美德》談起[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陳劍瀾;;康德的啟蒙之問[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廖申白;;正義、和平善治與公共理性(提綱)[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周建漳;;試論歷史存在的故事性[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6 楊建祥;;對馬克思“歷史之謎”解答的一個現代性詮釋[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7 劉瑋;;亞里士多德與當代美德倫理學[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韓震;;人學的歷史學性質[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首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9 周菲;;當代歐美公共哲學研究述評[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周建漳;;從敘述文本到歷史經驗——近三十年來西方歷史哲學的新發(fā)展[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洋;走近笑星麥金太爾[N];經濟參考報;2010年

2 劉余莉;美德倫理[N];學習時報;2004年

3 萬俊人(清華大學教授、博導);現代道德的烏托邦囈語[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李蘭芬 馬唯杰;美德倫理:高校德育的價值取向[N];光明日報;2005年

5 朱渝;西方美德倫理學的復興[N];甘肅日報;2004年

6 李蘭芬;美德倫理:大學教育的人格取向[N];蘇州日報;2005年

7 李公明(藝術評論者,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我的2003年[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8 龔群;當代西方倫理學的發(fā)展[N];學習時報;2001年

9 周治華;德性、幸福與社會和諧[N];文匯報;2005年

10 肖群忠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林貴長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傳統“慎獨”精神:現代網絡倫理的富礦[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亢麗娟;麥金太爾道德哲學批判[D];吉林大學;2010年

2 李娜;批判與追尋[D];吉林大學;2012年

3 秦越存;追尋美德之路[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謝禮圣;麥金太爾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5 王艷秀;道德客觀性及其限度[D];吉林大學;2008年

6 胡yN峗;西方德性倫理傳統批判[D];中南大學;2008年

7 王國銀;德性倫理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8 李義天;當代美德倫理學研究:關于倫理多樣性的論證與辯護[D];清華大學;2006年

9 王凱;教學作為德性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緒新;信用倫理及其道德哲學傳統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殷燕;在麥金太爾美德倫理視閾下的一種整合[D];浙江大學;2010年

2 楊彥斌;追尋美德[D];西北大學;2009年

3 陳開林;麥金太爾德性論及其德育意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興臣;麥金太爾的德性論評介[D];黑龍江大學;2012年

5 姜曉娜;麥金太爾的美德思想及對我國高校德育教育的啟示[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6 陳升磊;麥金太爾美德倫理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7 王香萍;麥金太爾道德哲學的方法論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殷佳美;從歷史中尋求德性的未來[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9 李俊偉;麥金太爾的實踐概念[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婷;對于現代性的質穎[D];揚州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5310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310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fa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