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中國傳統(tǒng)美學人格修養(yǎng)的重要范疇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pays attention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value of life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ideal realm of life, and always takes people as the origin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aesthetic realm. Under the function of pre-Qin virtue, the "thick", which is used to praise the virtue of the earth, has gradually been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character evaluation,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vocabulary for the character evaluation. "thick mor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moral evaluation into the field of aesthetic evaluation, and advocates to achieve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ideal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practice of humanistic edification and natural educ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電機學院人文社科系;
【分類號】:B83-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之;;厚德載物十八年——記全國道德模范劉月生、王世昌夫婦[J];前線;2007年10期
2 牛素琴;;厚德載物——歐陽中石印象[J];長城;2002年06期
3 高茂春;高峰;;厚德載物[J];報告文學;2006年03期
4 張建明;高克勤;;厚德載物行穩(wěn)健——記江都市政協(xié)委員王霖[J];江蘇政協(xié);2009年07期
5 李劍鋒;“跟X一樣”及相關句式考察[J];漢語學習;2000年06期
6 朱德元;行動范疇的哲學解釋[J];江漢論壇;2000年01期
7 鄒智勇;典型理論的語義范疇觀[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8 劉錫慶;當代散文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幾個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9 陳聲柏;范疇與實體——試論亞里士多德范疇學說的意義[J];科學.經(jīng)濟.社會;2003年03期
10 王雙喜;王曉林;;社會發(fā)展機制范疇釋義[J];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祁蘭敏;;談談中學音樂教師的修養(yǎng)[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2 王人殷;;提高修養(yǎng)豐富自己建立我國的電影表演體系[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1997年
3 何顯斌;;淺談美德修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讀《林中樹·林間路》[A];第13次中韓倫理學討論會國內學者論文集[C];2005年
4 王仁欣;;老年人身心的特征及修養(yǎng)[A];老年學論文集(四)[C];2001年
5 ;誠信為本 厚德載物[A];共鑄誠信——福建省企業(yè)道德建設經(jīng)驗匯編[C];2003年
6 周浩禮;張曉碧;梁勛廠;;論性修養(yǎng)[A];中南六省性學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暨湖北省性學會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周一騎;;修養(yǎng)的心理學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8 陳昊;陳大國;;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 加強領導干部從政修養(yǎng)[A];西南六省、區(qū)、市衛(wèi)生系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協(xié)作片第十六次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姜武堂;胡敬桂;;論講修養(yǎng)、講道德、講廉恥的時代意義——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發(fā)表十周年[A];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發(fā)表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專輯[C];2002年
10 Jerry Melbye;劉力;;法庭人類學的未來:是法庭科學還是人類學?[A];第十五屆國際法庭科學大會論文摘要(法醫(yī)學部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星;開車折射人的修養(yǎng)[N];臺州日報;2005年
2 夏令生;企業(yè)家的修養(yǎng)[N];中國企業(yè)報;2005年
3 周有利;“我們是有修養(yǎng)的人!”[N];中國教師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王應武;厚德載物澤萬家[N];西藏日報;2004年
5 陳雯;黨員要增強六種修養(yǎng)[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6 建筑學院 秦佑國;不僅講“素質”、“能力”還要講“氣質”、“修養(yǎng)”[N];新清華;2004年
7 山西日報社 冀衛(wèi)平;淺談科技記者的修養(yǎng)[N];山西科技報;2002年
8 魏欣 宋東發(fā);談談用人與修養(yǎng)[N];光明日報;2005年
9 葉小文;自強不息生和氣 厚德載物送和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10 馮立梅;提高修養(yǎng)要強化四種素質[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干坤;追尋自由——論經(jīng)濟倫理自由范疇本義[D];中山大學;2004年
2 謝群;中國詩學理論中的“法”范疇[D];復旦大學;2005年
3 李小申;三維模糊集[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4 陳軍;文類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5 陳聰發(fā);中國古典美學清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張萬禾;意愿范疇與漢語被動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艷芬;佛教與六朝詩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尹培如;范疇的移植[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9 宋剛;普通話兒童早期動詞習得:范疇、論元結構與句法線索[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10 賀根民;中國小說觀念的近代化進程[D];揚州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芳芳;對稱性破缺的哲學思考[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李智微;中國古代“逸”范疇的結構與類型[D];云南大學;2010年
3 孫明磊;明式家具體現(xiàn)傳統(tǒng)美學內涵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8年
4 白靜;試論王陽明的“格物”正心說[D];山西大學;2006年
5 陳麗麗;審美的異端:中國古代文論“狂”范疇之淺探[D];河南大學;2005年
6 肖瀅;對合Quantale及其范疇性質[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長會;中國行政法理論基礎研究綜述[D];蘭州大學;2007年
8 蘇春華;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與行為管理[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9 朱建弟;鄧以蟄繪畫美學思想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張立軍;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藝范疇—“自然”[D];遼寧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19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1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