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本體論與論本體——以對實踐存在論美學的批判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9-07-10 16:34
【摘要】:近兩年來,圍繞著"實踐存在論美學"的論爭引起了學界的熱議。作為一直關(guān)注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動態(tài)的學術(shù)陣地,本期我們特別組織了一組文章來呼應(yīng)這場論爭。在《關(guān)于"實踐存在論美學"的訪談》一文中,"實踐存在論美學"的提出者朱立元先生就"實踐存在論美學"的提出過程及這場論爭的相關(guān)問題作了簡要的回顧與總結(jié),并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特別是實踐美學的發(fā)展作了前瞻性的展望。其他四篇文章則是幾位青年學人對此次論爭及其衍生出的理論問題的一種純學術(shù)的思考和表達,其中有對此次論爭本身的關(guān)注和反思,有對繼承前人的思想、理論和方法論的探索,也有對海德格爾思想的闡發(fā)和對實踐存在論自身的理論基礎(chǔ)的說明。我們希望,這些爭鳴有益于促進學界對"實踐存在論美學"本身以及這場論爭的認識,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專家學者加入到包括"實踐存在論美學"在內(nèi)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討論與研究中來,共同推動當代中國美學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
[Abstract]:In the past two years, the debate around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has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 in academic circles. As an academic position that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research trends of Marxist aesthetics, we have organized a group of articles to echo this debate. In the interview on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Mr. Zhu Liyuan, the author of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makes a brief review and summary of the process of putting forward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and the related issues of this debate, and makes a forward-looking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aesthetics, especially practical aesthetics. The other four articles are a pure academic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of several young scholars on the debate and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derived from it, including the concern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bate itself, the exploration of inheriting the previous thoughts,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the explanation of Heidegger's thought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actical existence theory itself. We hope that these contending will be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understanding of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itself and this debate, and we also look forward to more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join in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f Marxist aesthetics, including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so a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社科系;
【分類號】:B83-0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君;;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補充[J];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07期

2 朱立元;王昌樹;;遮蔽“存在”的存在論批判——評董學文等先生對海德格爾存在論思想的誤讀[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0年01期

3 朱立元;;海德格爾凸顯了馬克思實踐觀本有的存在論維度——與董學文等先生商榷之三[J];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4 肖明華;陶水平;;論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美學在西方美學史上的地位[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肖明華;陶水平;;論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美學在西方美學史上的地位[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劉凱;;關(guān)于“實踐存在論美學”的論爭及其理論意義[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孫周興;;消解與重構(gòu)——海德格爾對主體形而上學的批判[J];學術(shù)月刊;1992年03期

8 朱立元;張瑜;;馬克思的存在論思想不應(yīng)輕易否定——對董學文等先生批評的再答復(fù)[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0年03期

9 胡繼華;;海德格爾、德里達論哲學與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10 張瑜;;試論實踐存在論美學的內(nèi)涵及其三大理論維度[J];中外文化與文論;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會平;;論海德格爾對人類生存命運的關(guān)注[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五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李菁;;蟲洞?——海德格爾的存在之旅[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余在海;;技術(shù)的本質(zhì)與時代的命運——海德格爾《技術(shù)的追問》的解讀[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4 藍旭;;入世的執(zhí)著與超越——海德格爾與李白[A];中國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5 王建軍;;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自戀情結(jié)”及其克服[A];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年會年會暨西方技術(shù)文化與后現(xiàn)代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趙敦華;;《約翰福音》與海德格爾的真理觀[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朱海斌;;論海德格爾對康德存在論題的現(xiàn)象學分析[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黃頌杰;佘碧平;;試論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轉(zhuǎn)向[A];時代與思潮(3)——中西文化交匯[C];1990年

9 張汝倫;;關(guān)于海德格爾的兩個批評[A];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3年

10 俞吾金;;海德格爾的“本體論差異”理論及其啟示(發(fā)言提綱)[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呂嘉(作者單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孫利天;哲學:思想的移居(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復(fù)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俞吾金;作為假問題的“哲學的終結(ji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洪兆惠;走進那片秋天的林[N];遼寧日報;2007年

5 清華大學教授 肖鷹;我們帶漢語回家[N];社會科學報;2005年

6 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知識分子與權(quán)力的世紀之謎[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7 任昕;海德格爾與現(xiàn)代性后現(xiàn)代性詩學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8 祝勇;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9 劉軍(編輯);海德格爾與解構(gòu)的政治學[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10 祝勇;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華;思與詩的對話[D];四川大學;2004年

2 趙周寬;后形而上學與美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4 孫冠臣;海德格爾的康德解釋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趙異;康德、馬克思、海德格爾實踐與認識關(guān)系思想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章印;解構(gòu)—指引:海德格爾現(xiàn)象學及其神學意蘊[D];山東大學;2009年

7 曹萬成;海德格爾前期此在觀與馬克思人學思想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8 陳治國;形而上學的遠與近[D];山東大學;2011年

9 朱耀平;海德格爾與現(xiàn)象學的本體論轉(zhuǎn)向[D];復(fù)旦大學;2003年

10 王昌樹;海德格爾生存論美學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志剛;詩的的復(fù)興——海德格爾詩學述評[D];安徽大學;2002年

2 郭德君;跨越時空的對話——老莊和海德格爾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3年

3 王曉紅;海德格爾的詩學思想[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陳迎年;海德格爾存在論差異中的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肖明華;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美學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徐瑾琪;試論本真的存在[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明達;海德格爾與莊子技術(shù)思想比較[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8 馬成昌;存在論的新視閾[D];黑龍江大學;2009年

9 伍世文;海德格爾的詩性拯救[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郭燕;論海德格爾科學哲學思想[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5127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127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acc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