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審美欣賞與道德欣賞的辯證關系──兼評葛蘭西的“距離說”
[Abstract]: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moral appreciation; on Gramsci's Theory of distance; Antonio Gramsci, a famous Italian Marxist thinker, wrote a letter from fascist prison to his wife Zhu Liya. He put forward the famous "distance theory" in hi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Both letters are not long, and the first half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are quoted as follows: I think, one.
【分類號】:B83-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萍;人的自我意識與美感[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2年04期
2 李丕顯;;談“移情”和“共滛”[J];文藝理論研究;1982年02期
3 陳惠芬;魅人的花金子——《原野》人物賞析[J];名作欣賞;1984年05期
4 劉曉波;你看那遙遠的地平線——錯覺、幻覺與審美欣賞[J];名作欣賞;1985年05期
5 張玉能;美學家蔣孔陽教授來華師講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5年06期
6 張玉能;;蔣孔陽教授應邀來我院講學[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7 潘智彪;;論審美的心理距離[J];學術研究;1985年04期
8 朱琦;司空圖的審美欣賞論[J];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86年02期
9 ;新春寄語[J];名作欣賞;1986年01期
10 劉曉波;穿透濃霧,那邊是霞光——直覺與審美欣賞[J];名作欣賞;198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師長泰;;試談唐人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移情作用[A];唐代文學研究(第四輯)[C];1993年
2 郭定國;;論審美與做人[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李劍鋒;;陶淵明與《詩經》[A];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李志宏;;文藝如何既不脫離政治,又不從屬于政治?[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2年
5 王之望;;創(chuàng)作要精益求精——鄧小平論文藝精品和精品意識[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6年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徐傳宏;;雅俗共賞的茶館文化——論茶館的社會功能[A];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0年
7 張敏;;農業(yè)景觀中生產性與審美性的統(tǒng)一[A];第九屆中國青年土壤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暨第四屆中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利;;小學作文教學審美化探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周巧;郭成;張大均;;大學生抑郁癥狀的音樂審美欣賞團體干預[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娟;都市人重塑自我[N];中國商報;2000年
2 王錫云;打開兒童藝術潛質的鑰匙[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華光;游戲打開兩個世界大門[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尹旭;從審美對象的特征看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美學意義[N];中國藝術報;2002年
5 李天斌 高挺之;中國服飾文化第一講壇[N];經濟日報;2002年
6 祝緬(廣東,01級研修班);承古出新[N];中國藝術報;2004年
7 馮莉;給孩子們的新年禮物[N];甘肅日報;2004年
8 劉蓓;西方環(huán)境美學理論[N];文藝報;2004年
9 早報特約評論員 周慶安;歐盟以戰(zhàn)略接近面對“中國崛起”[N];東方早報;2005年
10 洪申我;通俗閱讀與社會心態(tài)[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管寧;消費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敘事[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琴;英語審美化教學策略對初一學生英語能力的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文記;論競技體操的美學特征[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孫莉;論蔣孔陽的文學批評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劉永策;知識、權力、倫理與個性解放[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喻珊;民間信仰對民間木刻版畫的影響[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吳清華;中學古典詩歌教學與中學生健全人格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楊菊;當代中國電影文化格局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發(fā)展趨勢[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8 肖燦;中國傳統(tǒng)建筑環(huán)境與詩美學[D];湖南大學;2004年
9 孫艷華;如鏡取影,妙得神情[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10 白樹亮;關于大學生音樂接觸行為的實證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622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6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