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后期美學思想中的古典主義傾向
[Abstract]:Xu Zhimo's later aesthetic thoughts are also similar to those of Liang Shiqiu and Wen Yiduo, and they have changed from romanticism to a "more or less classicist stance." thi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attitude of the New Moon", "Autumn", "Tigers", and other articles, such as "the attitude of the New Moon", "the Autumn", "the preface to the Tigers",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has not been an analysis of this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reason for this change is that Xu Zhimo, like Wen Yiduo,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Babbitt's new humanism since 1926. Its classicism tends to focus on the rational abstinence of art, standard norms, normal human nature, and so on, that is,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health" and "dignity" of art as a whole.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B83-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俞兆平;新人文主義與聞一多的《詩的格律》[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彩霞;試論柳詒徵的中西文化觀[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胡疊;論“國劇運動”的文化保守主義立場[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陶麗萍,方長安;沖突與融合——梁實秋的自由主義思想論[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蔣芳;建國后30年巴爾扎克傳播史述評[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1期
5 陳方競;;《旅心》的象征主義追尋——留日創(chuàng)造社作家穆木天論稿(二)[J];華文文學;2006年03期
6 王珂;;新詩詩形建設的歷史透析及現實反思[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唐小林;論盧梭對郁達夫人文精神的塑造[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白春超;現代中國文學中的古典主義[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陳方競;“文學史上的失蹤者”:穆木天——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左翼文學論(一)[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鄧俊慶;梁實秋與無產階級革命文學[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俞兆平;;新人文主義與聞一多的《詩的格律》[A];2004年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輝;五四譯詩與早期中國新詩[D];四川大學;2007年
2 顏同林;方言與中國現代新詩[D];四川大學;2007年
3 劉霽;學術網絡、知識傳播中的文學譯介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4 王曉生;“1917—1923”新詩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5 榮光啟;現代漢詩的發(fā)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大偉;“左聯”文學的組織與傳播(1930-1936)[D];復旦大學;2005年
7 咸立強;創(chuàng)造社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8 劉香;邊緣的自由[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馬玉紅;論梁實秋人文主義人生藝術追求與實踐[D];蘭州大學;2006年
10 張立群;中國新詩與政治文化[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許玲;梁實秋的新人文主義思想與莎劇翻譯[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2 蔡龍威;歐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義對吳宓和梁實秋的影響[D];黑龍江大學;2007年
3 徐江;形與質并重,,真與美同求[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4 肖開蓮;傳統(tǒng)的“現存”:從性靈詩學到五四新詩[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5 曹素華;詩歌編輯、詩人和詩論家:特殊身份特別貢獻[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月如;論新文化語境中的五四文學翻譯[D];青島大學;2004年
7 魏東;“咀華”之旅[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崔桂英;“大自然的歌手”與“大自然的崇拜者”[D];延邊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耀東;;評徐志摩的詩[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0年02期
2 尤敏;;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J];名作欣賞;1980年01期
3 王p
本文編號:2413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1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