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康德美學思想的比較研究
[Abstract]:Wang Yangming and Kant, two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shar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that is, they all emphasize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ity, the principle of non-utilitarianism and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ode of thinking, their theories are also very differen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critically absorb and integrate the essence of their thoughts and to create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分類號】:B83-0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2 李洵,陳徽;康德的普世倫理之善惡概念[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張能為;康德哲學的理論構想與現代回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張能為;;繞不過的康德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6 周正兵;;試論康德美學的先驗轉向——兼就目的性原理的形成與鄧曉芒先生商榷[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7 呂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學的現代審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吳懷東;;歷史 現實 方法——歐洲浪漫主義思潮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張能為;;康德意義:現代經驗主義的解讀與新路徑[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劉尚勵;;霍金先生的悖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容華;劉國華;;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對會計行為規(guī)范化的影響[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黃裳裳;;理解“典型環(huán)境”觀念的理性基礎及多元視角[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3 柯華慶;;科斯命題的邏輯視角[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黃勇;;道德動機的兩種觀念:孔孟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愛智和宏道:人文奧運的哲學基礎”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岳永杰;;論信息化時代下的倫理建設[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范藻;;痛定思痛,地震文學的美學介入及其神學冥思[A];“抗震文藝與中國精神”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敦力;李銀香;;論內含收益率初始值有效測定的科學原理[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元驤;;我對“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的理解[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9 王元驤;;文學理論能“告別”嗎?[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10 萬明;;萬歷君臣:《明實錄》所見情感世界的個案分析[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蘇彥新;近代西歐大陸私法的歷史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潘新麗;中國傳統醫(yī)德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建勛;我國農村社會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東大學;2010年
6 戴向東;中日傳統家具文化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7 李笑頻;民族民間藝人生活的苦樂原則[D];云南大學;2010年
8 姜燕;漢語口語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任相梅;張煒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勇軍;嚴復的制度與國民性互動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張平安;探驪中國武術中“黃金分割”思想[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楊明嬌;和諧社會視野下高校公民教育初探[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季春燕;論藝術班的誦讀教學[D];蘇州大學;2010年
6 姚會濤;《紅樓夢》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萬鵬;俞平伯散文創(chuàng)作思想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朱U,
本文編號:2390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