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學范疇中的相似點
[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are aesthetics of two different cultural thought systems, they are born in different social soi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each has its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styl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is quite different in the research system and research methods, when discussing some specific aesthetic phenomena and aesthetic problems, there are still many similarities or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This shows that the two have the commonality of transcending the region and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on some aesthetic issues, reflecting the common, universal, eternal and absolute pursuit of human beings in aesthetics and even truth.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分類號】:B8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鄧軍海;對中西比較美學的幾點反思[J];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永穩(wěn);簡析康德美學中審美與人的自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徐慶年,王達敏;錢鐘書與休謨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陳祥明;論科學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4 馬倩,孫霞,張慧人;梯田審美特征探析[J];安徽史學;2001年02期
5 王念東;氣韻與文氣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王金龍;生活經(jīng)驗轉化為審美經(jīng)驗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7 李淑言;結構主義對美國文學研究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8 李劍;論比較教育的目的性與審美性[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張學松;從意象建構看建安與盛唐風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10 王一川;通向中國現(xiàn)代性詩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許春翎;;古典文學作品英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闡釋——兼評林語堂譯介《浮生六記》中的審美體驗[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金松姬;;張衡賦與莊子的自適思想[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3 李應龍;;文化美學視野與中西方古典美學批判[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qū)W術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4 李av本;;以屈原為例:西方浪漫主義闡釋的有效性問題[A];中國楚辭學(第六輯)——2000年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0年
5 賈京生;;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觀[A];當代亞洲色彩應用:第四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陳根;;產(chǎn)品本土化設計在企業(yè)品牌建設中的應用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駱冬青;二十世紀中國政治美學與文藝美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毓紅;歷時與共時:《文心雕龍》與《詩學》體裁理論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3 李凱;儒家元典與中國詩學[D];四川大學;2002年
4 田春;審美知覺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5 李敏秀;中西家具文化比較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6 高一農(nóng);漢賦專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胡泓;從他者到他們[D];河南大學;2003年
8 郝文杰;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哲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9 向?qū)氃?曹禺悲劇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蔡靜平;明清之際汾湖葉氏文學世家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勝利;論文學的宇宙境界[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劉潔;神理與詩情——論船山詩學的超越本質(zhì)[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3 孫麗巍;“主體性”視野下的康德、克羅齊美學思想[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邱嶸;我國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啟示[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鄭勤硯;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岳友熙;人類精神的諾亞方舟[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于德清;智與美的協(xié)奏[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劇愛情[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陳登凱;狂歡——生命之舞[D];西北大學;2001年
10 范曉明;尋求心靈的自由[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美學[J];民族藝術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月亮;;絕對的美和相對的丑——從西方古典文學藝術看審丑的源流[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陸蓉之;;入境:中國美學[J];藝術·生活;2006年06期
3 張純綱;;論呂o偠暈鞣揭魄槁勖姥瀾閇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鄂霞;;中國近代美學范疇的時代與民族印記[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5 ;約稿啟事[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6 黃秀芝;;西方丑學美學價值闡釋[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年0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光;;審美現(xiàn)代性的時間意識——兼論轉型期中國美學研究的當代意識問題[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黃稼輝;西方象征美學的源與流[N];文藝報;2009年
2 瀟牧;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初啟與西學[N];中國藝術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敏;中西人體美觀念及其表現(xiàn)形式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鄧韻;托馬斯·阿奎那靈魂學說的美學意義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珍;利科的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88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8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