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消費社會審美時尚的運行機制
[Abstract]:In consumer society, aesthetic fashion, as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n daily life, has become not only a form of things, but also a universal way of operation of thing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apital, the natur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has changed fundamentall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enlightening and humanism that aesthetic has once possessed has changed. Aesthetic fashion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consumption and exists as the cultural logic of consumer society.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is generall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the mass media from fashion makers through cultural mediators and finally selling to consumers through the market.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山東
【分類號】:B83-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公善;海德格爾美學的歷史地位及當代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姜繼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視野下的消費觀念嬗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程金福;論廣告藝術的形成及其藝術特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吳強;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美學釋義[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5 李偉;試論康德美學的“判斷在先”原則[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李秋群;;審美何為——讀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7 曾耀農(nóng);中國近期電影后現(xiàn)代性進程[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8 金民卿;后現(xiàn)代精神和中國大眾文化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9 楊俊蕾;“文化研究”在當代中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周志強,趙書杰;從“純審美”到“泛審美”:當前審美文化的走向[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尚彬;;后現(xiàn)代廣告:人本觀廣告的新形態(tài)[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2 王健;;現(xiàn)代動漫電影中的暴力美學[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徐連明;;時尚雜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領形象研究——以《時尚·COSMO》為個案[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張殿元;;廣告文化消費至上觀的價值批判[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曹山柯;;從《白雪公主后傳》看后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嬗變[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義的美學革命——康德“審美判斷力批判”的現(xiàn)象學解讀[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李鵬;;消費價值體系與消費社會的產(chǎn)品設計[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8 王偉;;從經(jīng)典化到大眾化——李澤厚“美的歷程”[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楊向榮;;距離的生成與消解——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的一種解讀[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常君睿;;論大學生的審美個性及其培養(yǎng)——康德美學思想的啟示[A];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zhàn)略——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衛(wèi)景宜;西方語境的中國故事——論美國華裔英語文學的中國文化書寫[D];暨南大學;2001年
2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3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黃斌;文化發(fā)展轉型與國家的作用[D];暨南大學;2001年
5 陳共德;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交往形態(tài)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胡泓;從他者到他們[D];河南大學;2003年
9 周穎;閱讀之旅:從主體性到修辭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王莉穎;雙語教育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小風;九十年代熱點電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華;網(wǎng)絡文學初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孫萬菊;從建構后現(xiàn)代精神到建構后現(xiàn)代社會[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黃佳能;現(xiàn)代性精神與后現(xiàn)代敘事[D];安徽大學;2001年
5 張彩紅;新時期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D];鄭州大學;2001年
6 劉子岸;審美化生存[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山小琪;大眾文化批判的批判[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仝冠軍;中國古代編輯生存狀況研究及其理論分析[D];河南大學;2002年
9 袁建輝;時尚的道德審度[D];中南大學;2002年
10 謝小英;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分析[D];廣西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水清;;論審美能量的聚集——馬爾庫塞新感性理論再審視[J];文教資料;2011年22期
2 陳博;;美學生活論轉向的社會利弊[J];社會科學家;2011年08期
3 張冰;;從藝術生產(chǎn)到符號消費——論波德里亞對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張法;;身體美學的四個問題[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4期
5 鄧歡;楊洪林;;廣告審美文化的審美嬗變與美學走向[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閆娟;;試析轉型期審美文化的基本表現(xiàn)[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7 伊延波;石瑩瑩;;審美意識與消費心理的比照闡釋[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1年03期
8 馬文君;;淺談日常生活審美化對康德審美判斷四契機的沖擊[J];大眾文藝;2011年14期
9 成艷婷;;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體美學思想[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周憲;;“后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A];城市文化與藝術審美[C];2008年
2 潘欣敏;;身體美學視野下的劉謙“魔術熱”現(xiàn)象思考[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周憲;;“后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吳興明;;消費時代或全球化:重振美學的一線新機[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姚文放;消費社會:審美教育何為?[N];文藝報;2008年
2 鄧廣(中國林業(yè)科學院);穿越幻象的無助旅程[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3 段偉文;虛擬社會,“完美的罪行”?[N];社會科學報;2002年
4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肖鷹;詩意地棲居在審美主義的白夜[N];社會科學報;2004年
5 艾秀梅;世紀初的美學新視窗[N];文藝報;2002年
6 趙勇;審美文化與消費文化[N];中國文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康艷;“審美日;崩碚撛捳Z辨析[D];遼寧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亮;消費語境下的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華章;“日常生活審美化”中的審美變異[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利娥;審美時尚中的反美育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凌霄;鮑德里亞“超美學”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5 趙盈;日常生活審美化與都市消費空間[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6 魏雪琳;消費文化和現(xiàn)代審美[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童小暢;消費社會:美學終結的時代[D];四川大學;2005年
8 麥振中;消費文化語境中的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傅玉玲;?碌摹吧婷缹W”[D];廈門大學;2008年
10 田遙;當代審美行為方式的被動性特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60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6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