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審美態(tài)度的層次性
[Abstract]:An ancient saying: "Love the heart of beauty, everyone has." It is human nature to love beauty, to appreciate beauty and to create beauty, is also an inevitable part of the whole activity of man.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Therefore, normal people always have aesthetic activities, always have the freedom to create beauty.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people always have an aesthetic attitude to the world, and always understand from the aspect of beauty.
【作者單位】: 廣州醫(y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分類號】:B83-06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玉整;審美態(tài)度層次論[J];中州學刊;1991年06期
2 歐陽翠鳳;;審美的“心理距離說”與“入出說”比較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3 熊良智;孔子審美實踐的審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4 王彬;審美呈現(xiàn)·日常態(tài)度·鑒賞力——關(guān)于“日常生活審美化”討論的反思[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李薇;;淺談榮格美學觀[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欒海燕;;論《西銘》的美學思想[J];衡水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朱良志;“虛靜”論和“距離”說不是等同的美學范疇[J];江漢論壇;1987年08期
8 武克勤;;傳統(tǒng)“虛靜”理論的現(xiàn)代審視[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唐永進;中國第一部研究審美態(tài)度的專著─—讀《審美態(tài)度心理學》[J];社會科學研究;1994年04期
10 李元洛;好趁江山尋勝境——香港詩人犁青詩欣賞[J];名作欣賞;1988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愛青;;解放、創(chuàng)造、發(fā)展——生命質(zhì)量提升的本質(zhì)意義——音樂審美教育人學價值透視[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楊東奇;;對流行色理論及調(diào)研方法的思考[A];2001-2003中國流行色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3 胡紅云;彭彥琴;;中國傳統(tǒng)悲劇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體系建構(gòu)[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趙強;;漫談語文閱讀教學中“心理距離”的調(diào)控[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5 李志宏;;文藝如何既不脫離政治,又不從屬于政治?[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2年
6 段建軍;;審美活動中的自我與他人——審美創(chuàng)造價值觀簡論[A];價值哲學發(fā)展論[C];2008年
7 李冬環(huán);姚成旺;;系統(tǒng)景觀美學支持下的城市水域景觀美學質(zhì)量研究[A];城市規(guī)劃面對面——2005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8 陳彥;;淺談普通高校舞蹈藝術(shù)類課程的教育功能[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9 李星良;;人性與人的審美[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10 王書民;;淺析冶金行業(yè)安全教育的層次性[A];中國金屬學會2004’冶金安全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遠晴;文化豈能速成[N];人民日報;2010年
2 王建華;人才結(jié)構(gòu)層次性的根據(jù)[N];光明日報;2005年
3 馮夢成;法治、德治與道德的層次性[N];社會科學報;2001年
4 鄭隆貴;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講層次性[N];中國改革報;2004年
5 張雪松 唐崇新 作者單位:連云區(qū)委統(tǒng)戰(zhàn)部;論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高層次性[N];連云港日報;2007年
6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審美”[N];中國文化報;2000年
7 閆世東 張國柱;“美和道德是親姊妹”[N];中國教育報;2004年
8 楊達;效率與公平的層次性[N];人民日報;2001年
9 ;王之泰認為:物流規(guī)劃要有層次性[N];新華日報;2002年
10 李英田;注意思想問題的層次性[N];社會科學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琴;審美自律性的歷史考察與反思[D];復旦大學;2009年
2 周舒;20世紀英美美學原理的對象和范圍[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3 馬衍明;論文學自主性[D];復旦大學;2003年
4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審美的相遇[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鄧蘭;藝術(shù)教學藝術(shù)的審美追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趙歌;競技跳水美學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7 李媛;企業(yè)技術(shù)創(chuàng)新的多層次分析[D];東北大學;2005年
8 成聯(lián)合;崇高的面相——審美形態(tài)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珉;明清時期的道教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張尚鋒;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學及儲層建模[D];成都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麗娟;審美態(tài)度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2 趙麗平;尋求詩意棲居的人生[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卓;莊子“超功利”、“自然率真”的審美態(tài)度與油畫創(chuàng)作[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趙麗平;論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態(tài)度的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崇才;“廢都”里的“鄉(xiāng)下人”[D];西南大學;2007年
6 曾爾奇;試從譯者主體性角度分析林語堂翻譯理論與實踐[D];蘇州大學;2006年
7 叢樹娟;審美性閱讀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琦;結(jié)構(gòu)玩具提升兒童審美意識的途徑與設(shè)計方法研究[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09年
9 蘇潔;“音樂美學”的學科觀念辨析[D];山東大學;2008年
10 陳琛;數(shù)字娛樂產(chǎn)業(yè)視野中的受眾審美接受心理透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68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6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