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美學到生活美學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aestheticists tend to construct the aesthetic theory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philosophy, but neglect the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practice of the masses, which makes the humanities subject of aesthetics far from the life of the masses and become a source of water. To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aestheticians need to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mbine theoretical aesthetics with life aesthetics to make an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分類號】:B8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薛富興;生活美學——一種立足于大眾文化立場的現(xiàn)實主義思考[J];文藝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胡友峰,岳介先;美學研究的精英立場與大眾立場[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方紅梅;;“趣味”的意涵——梁啟超對“趣味”的審美闡釋[J];蘭州學刊;2006年10期
3 葉碧;趨勢 偏向 超越——關(guān)于審美文化的思考[J];美與時代;2005年09期
4 陳望衡,吳志翔;美學的焦慮與價值基座[J];學術(shù)月刊;2005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淑萍;試論李漁的生活美學[D];暨南大學;2004年
2 石俊玲;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文藝學的新問題[D];河北大學;2006年
3 趙全會;宗白華生活美學思想初探[D];山東大學;2007年
4 段圣玉;張競生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5 亓艷波;論?碌纳婷缹W[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曉波;怎樣的日常生活,如何審美化[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薛富興;自然審美的意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新市;;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當代美育建設(shè)[J];大連干部學刊;2011年06期
2 劉彥順;;從實踐感、時間性與社會時間論馬克思的休閑美學思想[J];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04期
3 周文杰;;馬克思美學的當代中國形態(tài):游戲美學[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彭立勛;;走向新世紀的中國審美心理學[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2 劉家友;;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審美心理描述質(zhì)性初探——中國傳統(tǒng)美學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轉(zhuǎn)向心理美學而未轉(zhuǎn)向哲學美學[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索松華;;美學是研究審美現(xiàn)象的科學——兼論“生活美學”的合法性建構(gòu)[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shè)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全國美學會議繼續(xù)討論美的本質(zhì)等問題并舉行西方美學座談會[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5 戴冠青;陳志超;;“主體間性”美學理論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林正范;;序三[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7 馬建高;;論梁啟超“趣味”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審美主義追求[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8 梁愛民;;論美與“人的本質(zhì)對象化”——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經(jīng)典命題的理解[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shù)——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邢煦寰;美學需要走向行動[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在實踐中提升上海審美文化[N];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何志鈞 孟凡生 魯東大學文學院;產(chǎn)業(yè)化的時代美學走向泛化與庸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孟姝芳邋劉顏玲;以人為本:探尋美學出路的著眼點[N];文藝報;2008年
5 劉士林;生命美學:世紀之交的美學新收獲[N];光明日報;2000年
6 沈陽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長 朱愛軍;審美范式轉(zhuǎn)換與文化精神建構(gòu)[N];光明日報;2005年
7 劉茜;提升審美理想高度[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劉悅笛 整理 秦韻佳;中國美學和藝術(shù):在開放與“中國性”之間[N];中華讀書報;2011年
9 金雅 聶振斌;現(xiàn)代美學的基本走向[N];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谷鵬飛;應(yīng)用美學學科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2 黃石明;論“中”:泰州學派美學范疇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涵瀟;韋爾施美學思想的“多元性”特征[D];山東大學;2011年
2 曲麗娟;美育與現(xiàn)代審美人格重塑[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蘇軻;審美價值與情感本體關(guān)系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翟簫;丑在現(xiàn)代背景下的審美價值與意義[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郝繼松;美和秩序[D];吉林大學;2012年
6 石軍;審美意識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劉煥春;張競生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彭錦;歐陽修人生實踐的生命美學審視[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于德清;智與美的協(xié)奏[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田雷;中國現(xiàn)代美學開創(chuàng)期崇高審美范疇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311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