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心師造化與模仿自然——中西方繪畫創(chuàng)作法則之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8-08-16 14:46
【摘要】: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基本創(chuàng)作法是“心師造化”,具體表現(xiàn)為宏觀透視、身與物化和因心造境。西方傳統(tǒng)繪畫的基本創(chuàng)作法則是“模仿自然”,具體表現(xiàn)為微觀透視和征服對象、再造自然。二者的差異來自中西方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差異。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抽象性與中國繪畫的寫意性有相似之處,但二者仍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Abstract]:The basic creative metho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is "mind creation", which is embodied in macro perspective, body and materialization, and creation of mental environment. The basic creative principle of western traditional painting is "imitating natur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and subjugation of objects and reconstructing na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comes from the basic spiri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tional culture.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abstractness of western modern painting and the freehand brushwork of Chinese painting, but there are still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蓉之;;入境:中國美學[J];藝術·生活;2006年06期

2 王福陽;;對話審美中的三位一體[J];藝術.生活;2007年06期

3 劉曉霞;;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學思想[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云慧霞;;生態(tài)美學視野中的宗白華美學思想[J];文藝爭鳴;2011年15期

5 劉旭光;;“審美”不是“藝術化”——關于“審美”的沉淪與救贖[J];文藝爭鳴;2011年13期

6 王珂;;試論中國大眾文化的審丑轉向[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高建平;;美學的文化學轉向[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宋冬瑩;;論審美活動中審美意象的生成[J];行政事業(yè)資產(chǎn)與財務;2011年08期

9 黃鳴奮;;審美計算的興起[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王寶林;;從“杜尚難題”審視現(xiàn)代主義藝術[J];青年文學家;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康生;;毛澤東美學思想初探[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八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3年

2 周憲;;審美現(xiàn)代性的四個層面[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3 胡家祥;;中國美學的“理”觀念述議[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學術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4 秦彥士;;人的二重性與藝術悖論——古代藝術政治論到現(xiàn)代功利論的文化誤區(qū)[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公木;;毛澤東美學思想發(fā)微[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2年

6 莊嚴;章鑄;;從古典和諧走向現(xiàn)代崇高的典型形態(tài)[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2年

7 張道一;;和諧社會對美學的呼喚[A];2005:發(fā)展·和諧·公正——江蘇省社科類學會學術年會成果薈萃[C];2005年

8 周憲;;“后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A];城市文化與藝術審美[C];2008年

9 ;全國美學會議舉行學術報告會并座談美育和形象思維問題[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10 張道一;;和諧社會對美學的呼喚[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北經(jīng)濟學院藝術學院 馬嵐邋高勝難;淺析達·芬奇的美學思想[N];光明日報;2008年

2 高建平;美學在文化間架起橋梁[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3 劉悅笛;美學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藝報;2005年

4 高建平邋王春辰;沒有理論,現(xiàn)代藝術就沒有生命力[N];中國文化報;2007年

5 謝誠;美在靜謐和諧中[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6 杭間;無法拒絕的“偉大”[N];文藝報;2001年

7 張政文;二十世紀西方現(xiàn)代性美學對康德美學的三種典型回應[N];光明日報;2008年

8 孟建偉;科學與生命[N];光明日報;2005年

9 蔚志建;“繼續(xù)”美育與和諧社會[N];光明日報;2005年

10 賈媛媛;美學:從藝術哲學走向文化哲學[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雪靜;中國古典美學“厚”范疇論[D];復旦大學;2006年

2 魏怡;羅斯金美學思想中的宗教觀[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m8;中國現(xiàn)代美學中“藝術”概念的演變[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2 馬兆杰;味美論要[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陳長喜;文化哲學視野中的康德審美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4 許利敏;生命的自我救贖[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敖玉敏;美學現(xiàn)代性遭遇朱光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6 姜策;人生與藝術的合流[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7 孟祥海;幾何世界:認知與審美[D];同濟大學;2008年

8 李艷;達·芬奇科學美學思想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9 李琪莉;“美”即為彌補心理缺失之物[D];重慶大學;2009年

10 王莎莎;蘇珊·朗格的藝術符號理論[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1862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862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795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