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墨子“非樂論”美學思想
本文選題:墨子 + 美學思想; 參考:《文史哲》1997年06期
【摘要】:作為我國先秦時代最早論述音樂問題的專題文章,墨子的《非樂》篇集中探討了樂與生產(chǎn)、樂與治國、樂與人民、樂與傳統(tǒng)、樂與娛樂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反映了當時庶民階層的美學要求,是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下層人民美學思想的第一個雛形。盡管受當時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墨子的美學思想中確實有著急功近利的局限,但其所急之功、所近之利,均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因而在理論上開啟了“關心民眾”的現(xiàn)實主義美學的先河
[Abstract]:As the first feature article on music in the pre-Qin period, Mozi's "File" focuses on a series of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music and production, music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music and the people, music and tradition, and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It reflects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at that time and is the first embryonic form of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lower class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in the world. Although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Mozi's aesthetic thought did have the limitation of eager achievement and instant profit, but its urgent achievement and the near profi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life of the working people. Therefore, it opens the first realistic aesthetics of caring for the masses in theory.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山東濟南250100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增林;《墨子·公輸》析解[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盧楓;墨子的“三表法”是唯物主義的嗎?[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0年01期
3 牟世金;墨家的“賤民”文藝觀[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2期
4 陽正太;;墨子從生產(chǎn)和“民利”出發(fā)的思想試論——兼談對郭沫若貶墨觀點的不同看法[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5 王煥鑣;;《墨子》校釋商兌(二)[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6 郭志坤;墨子宣傳思想簡論[J];社會科學;1981年06期
7 于民;從文、美、樂論我國早期美和美感認識及其發(fā)展[J];社會科學輯刊;1981年03期
8 聶振斌;墨子“非樂”與審美[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9 李永生 ,張成權;墨子的認識論是經(jīng)驗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10 金德建;墨子“尚賢”學說所反映的時代[J];貴州社會科學;198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建釗;;論孟子“好辯”[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2 周云之;;墨辯中關于“名”(概念)的邏輯思想[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3 田立剛;;論先秦邏輯史上“故”范疇的產(chǎn)生和確立[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4 張曉芒;;先秦“辯學”界定之探討[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5 翟錦程;;從文化發(fā)展角度研究和認識名辯學[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6 田立剛;;墨家辯學的論辯原則思想初探[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7 李卒;;立辭謬誤探究[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8 孫中原;;矛盾律、歸謬法和歸謬類比——論墨家邏輯及其影響[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9 黃晟圭;;中國邏輯在韓國[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10 孫中原;;胡適與墨家邏輯[A];1998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實習記者 郭繼東;納米科技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N];中國質量報;2000年
2 潘湘生;成語“買櫝還珠”辯偽[N];光明日報;2000年
3 王是;郵票的力量[N];河南日報;2000年
4 記者 仇方迎;基礎研究是新技術和工業(yè)發(fā)展原動力[N];科技日報;2000年
5 記者 趙志文;開發(fā)一座山 帶富一方人[N];人民日報;2000年
6 張岱年;做學問的三個基本方法[N];人民日報;2000年
7 ;鳥鳴與音樂[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8 中國人壽重慶市萬州分公司營銷部 梁杰;為政之本在于尚賢[N];中國保險報;2001年
9 梁杰;為政之本在于尚賢[N];中國保險報;2001年
10 梁杰(作者單位:中國人壽重慶市萬州分公司營銷部);為政之本在于尚賢[N];中國保險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趙曉嵐;姜夔與南宋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曉虎;周代宗教思想的演進[D];西北大學;2002年
3 錢永生;論墨子思想結構的生成[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4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淵源及歷史影響新探[D];吉林大學;2006年
5 李桂民;荀子思想與戰(zhàn)國時期的禮學思潮[D];西北大學;2006年
6 童恒萍;墨家與中國古代科技思想[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光輝;墨子和諧社會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曉敏;墨子教化思想特點探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艾紅娟;墨家的語言學思想[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3 杜萍;現(xiàn)代化中歷史悲樂論論爭及其啟示[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惟建;墨子“久”“宇”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張源旺;荀子《樂論》的美學思想[D];揚州大學;2003年
6 孫旭輝;在“他者”與“自者”之間[D];鄭州大學;2003年
7 王其杰;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及現(xiàn)代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文富;墨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再認識及其當代價值[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9 楊華;墨子和他的時代——墨子思想研究二例[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強;《論語》“樂”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839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8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