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泰戈爾美學思想的民族繼承性
本文選題:美學思想 + 審美活動 ; 參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5期
【摘要】:本文全面論證了泰戈爾繼承古代印度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積極借鑒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別是西方文化的精華,為創(chuàng)建現(xiàn)代民族文化努力奮斗所形成的美學思想。
[Abstract]:This article fully demonstrates that Tagore inherited ancient India ' s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 and actively used and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other peoples , especially the Western culture , to create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striving for the creation of modern national culture .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元暉;王國維的美學思想[J];哲學研究;1980年05期
2 陳元暉;王國維的美學思想(續(xù))[J];哲學研究;1980年06期
3 姚全興;論蔡元培的美學和美育思想[J];社會科學;1980年02期
4 繆俊杰;深入探討劉勰的美學思想[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0年05期
5 ;必須重視我們民族的美學思想資料[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1期
6 郭因;中國古典繪畫美學思想從萌芽到成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7 聶振斌;;新開墾的美學園地——《美學》輯刊簡介[J];哲學動態(tài);1980年02期
8 繆俊杰;;深入探討劉勰的美學思想[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9 劉世忠,朱企泰;白居易美學思想分析[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1年03期
10 劉長久;石濤美學思想初探[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童山東;曾玉章;;亞里斯多德《修辭學》與劉勰《文心雕龍》語言風格論美學思想比較[A];跨世紀的中國修辭學[C];1999年
2 胡經(jīng)之;;超越古典[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鐘仕倫;李天道;;二十世紀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4 鐘華;;審美活動特性論綱[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潘智彪;;美育與人的審美需要[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6 蔣均濤;;觸類旁通,不即不離——抒情性作品與審美體驗[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7 齊大衛(wèi);;“最大的美”——世紀“審美之維”[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8 傅謹;;中國美學面臨的三大問題[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9 於賢德;;論美學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作用[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10 董巍;;編輯美的審美心理[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 張再林;關于人文教育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英子;中國玉雕的意境之美[N];中國礦業(yè)報;2000年
3 劉士林;生命美學:世紀之交的美學新收獲[N];光明日報;2000年
4 繆迅;我國首部研究“喬伊斯”專著問世[N];聯(lián)合時報;2000年
5 石萬欽;讓盆景藝術走向大眾[N];中國綠色時報;2000年
6 王文勝;文學藝術的人學解析[N];文藝報;2000年
7 雷淑 杜方泉;為了祖國的榮譽[N];云南日報;2000年
8 鄧曉芒;哲命詩魂化典辭[N];中華讀書報;2000年
9 郝京清;21世紀文論走向:新的綜合[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陶東風;呼喚文藝美學的越界和擴容[N];中國教育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奎河;綿延與積淀[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2 魏紅珊;郭沫若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向寶云;曹禺悲劇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 馬衍明;論文學自主性[D];復旦大學;2003年
5 胡曉薇;道與藝——《莊子》的哲學、美學思想與文學藝術[D];復旦大學;2003年
6 金雅;梁啟超美學思想述評[D];浙江大學;2004年
7 余虹;禪宗與全真道宗教美學思想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萬志全;揚雄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范秀娟;黑衣壯民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張志慶;托馬斯·阿奎那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衍明;自然的追尋[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濟遠;試論巴赫金的文學觀[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馬軍英;試論康德對王國維和巴赫金美學思想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1年
4 孫麗巍;“主體性”視野下的康德、克羅齊美學思想[D];黑龍江大學;2001年
5 尹洪蘭;太極拳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郭玉生;歐洲中世紀美學思想個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小恒;先秦“中和”美學思想探源[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王曉燕;論孔子的美學思想[D];河南大學;2002年
9 曹紅艷;羅杰·弗萊的美學思想對西方美術發(fā)展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志;論王陽明美學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0258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2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