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生態(tài)美學的困境與存在論基礎

發(fā)布時間:2018-06-12 09:18

  本文選題:生態(tài)美學 + 道家美學。 參考:《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07期


【摘要】:當代美學研究存在著"泛化"和"俗化"的傾向,泛化意味著傳統(tǒng)美學觀念的危機,俗化則直接威脅到美學本身的存在。正是在這種意義下,生態(tài)美學必須首先接受可能性與合法性的質(zhì)疑。當前的問題主要是:其一,由于生態(tài)美與自然美的特殊關系,在分解生態(tài)美之前有必要先行介入對自然美的發(fā)展和定位的回顧。其二,對生態(tài)進入審美視界的契機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這不僅是生態(tài)美學當代性的表征,也是生態(tài)美學得以展開的現(xiàn)實基礎。其三,如果承認生態(tài)美學是可能的,那么這種可能性的終極依據(jù)是什么?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意味著生態(tài)美學建構(gòu)的存在論前提。
[Abstract]:There is a tendency of "generalization" and "vulgarization"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which means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s, while vulgarization directly threatens the existence of aesthetics itself.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ecological aesthetics must first accept the possibility and legitimacy of doubt. The main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first, due to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beauty and natural beauty,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vene in the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orientation of natural beauty before decomposing ecological beauty. Secondly, enough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opportunity for ecology to enter the aesthetic horizon,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ird, i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possible, then what is the ultimate basis for this possibility?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means the existential premi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美學研究所;
【分類號】:B83-02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超;現(xiàn)代包裝設計尺度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虹;金華雙龍洞風景名勝區(qū)村落景觀適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顧濟榮;結(jié)合地表徑流管理的人工水系營造[D];同濟大學;2008年

3 盧凌威;上海郊區(qū)風貌構(gòu)成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強;;生態(tài)美學視野下的中西自然觀[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2 宋薇;;生態(tài)美學、環(huán)境美學與自然美學辨析[J];晉陽學刊;2011年04期

3 李啟軍;胡牧;;生態(tài)美學視閾下人與自然的關系[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4 李振綱;李娜;;走向荒野:天地之美的現(xiàn)代回歸——羅爾斯頓的生態(tài)美學[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曹立倩;黃智宇;;淺析生態(tài)美學思想在當代社會城市人生存危機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6 張鳴;;生態(tài)美感的“和諧”與“整生”[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張鳴;;生態(tài)美感的“和諧”與“整生”[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曾繁仁;;試論生態(tài)審美教育[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代迅;;審美態(tài)度的恰當性:中國當代美學的自然美[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年04期

10 周軍偉;;當代老子美學研究的方法論反思——基于美學史的考察[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丕顯;孫琪;;生態(tài)美學偏至論[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鵬周;;新中國六十年美學研究歷史回顧[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5 郭昭第;;美學的學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谷鵬飛;;中國美學的現(xiàn)代發(fā)生與當代困境[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戴冠青;陳志超;;“主體間性”美學理論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繁仁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生態(tài)美學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劉悅笛;“生態(tài)美學”的系統(tǒng)闡釋[N];人民日報;2010年

3 安佰鴻 北京語言大學;生態(tài)美學會通中西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態(tài)美學的產(chǎn)生及其意義[N];中華讀書報;2002年

5 萬蓮子 王瓊;中國生態(tài)美學的意蘊[N];文藝報;2005年

6 曾繁仁;生態(tài)美學在當代美學學科中的新突破[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李嘯;“意識到生態(tài)之美,是人類的第二次覺醒”[N];衢州日報;2011年

8 彭立勛;生態(tài)美學: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審美視角[N];光明日報;2002年

9 劉成紀;生態(tài)學時代的新自然美學[N];光明日報;2005年

10 吳承篤 徐瑾琪 葉莎莎;西安:探討人與環(huán)境關系[N];中國文化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隋麗;現(xiàn)代生態(tài)審美意識的生成與文本建構(gòu)[D];遼寧大學;2008年

2 趙鳳遠;莊子生態(tài)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楊文臣;當代西方環(huán)境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石了英;臺港及海外華人學者美學視野下的莊子闡釋[D];暨南大學;2010年

5 李靜;易學思想與生態(tài)美學建構(gòu)[D];遼寧大學;2011年

6 胡俊;對接與縫合:新方法建構(gòu)新美學[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超群;生態(tài)美學:個體精神生態(tài)的建構(gòu)及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瑋;當前國內(nèi)生態(tài)美學研究中的哲學基礎問題探索[D];延安大學;2010年

3 陶冶;生態(tài)美學主旨與當代人和自然關系的審美建構(gòu)[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鄧亞梅;希臘神話的生態(tài)美學闡釋[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艷麗;曾繁仁生態(tài)美學思想哲學基礎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小云;平衡論生態(tài)美學觀[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7 邵豐;當代視域下的莊子生態(tài)美學思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8 劉水芬;生態(tài)美學與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的價值倡導及建構(gòu)[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9 楊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態(tài)美學解讀及現(xiàn)代價值轉(zhuǎn)換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10 朱艷雯;生態(tài)美學的哲學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091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091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79b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