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審美日常生活化”
本文選題:審美日常生活化 + 日常生活的審美呈現(xiàn) ; 參考:《學術論壇》2007年01期
【摘要】:2003年6月《文藝爭鳴》集中發(fā)表了有關“審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組文章,被認為這是一場深刻的美學革命,由此美學文藝學界展開了對“審美日常生活化”的爭論,至今仍方興未艾。這個問題在中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是有其深刻的現(xiàn)實基礎和理論背景的。然而不可否認,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Abstract]:In June 2003, "Literature and Art contention" published a series of articles about "Aesthetic Daily Life", whic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profound aesthetic revolution, so the aesthetic literature and art circles launched a debate on "Aesthetic Daily Life adaptation". It is still in the ascendant. The reason why this problem can cause such a big response in China has its profound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worthy of reflection.
【作者單位】:
【分類號】:B8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炫;中國當代文學觀局限分析(上)[J];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01期
2 魯樞元;評所謂“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審美日常生活化”的價值取向析疑[J];文藝爭鳴;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黎春嫻;;消費:一種社會結構的詮釋——兼讀讓·波德里亞的《消費社會》[J];北方論叢;2007年06期
2 陶明報;論想象因素在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中的科學作用[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盧盛華;皮亞杰的方法論:體系、優(yōu)勢與啟示[J];心理學探新;2001年04期
4 歐陽友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文學生態(tài)論[J];陰山學刊;2003年01期
5 閆纓;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研究述評[J];中國青年研究;2005年01期
6 王子舟;圖書館學的基本概念與核心概念[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年03期
7 范成杰,彭遠春;消費方式:中國中產(chǎn)階級之界定標準[J];天府新論;2005年01期
8 崔永杰;波普爾的“培根問題”及其解決[J];文史哲;2005年03期
9 胡范鑄;從“修辭技巧”到“言語行為”——試論中國修辭學研究的語用學轉向[J];修辭學習;2003年01期
10 劉庸;國內(nèi)市場的有效需求分析[J];內(nèi)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戴冠青;;本世紀初文學理論建設審視[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徐小立;秦志希;;廣告與消費主義文化的傳播[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3 賀建平;;消費社會的炫耀性消費與廣告的意義建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4 閆永琴;焦斌龍;;從現(xiàn)實走向空洞——現(xiàn)代主流經(jīng)濟學現(xiàn)狀以及對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jīng)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5 杜云南;;城市·消費·文學·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田維緒;;貴州民族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消費社會學研究[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苑;才子佳人小說:從一種新小說類型到一種新文學樣式[D];復旦大學;2007年
2 丁培衛(wèi);現(xiàn)代性視野中的新感覺派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謝梅;新聞與消費[D];四川大學;2007年
4 劉丹凌;蘇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劉立;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及其成長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6 劉芳;時尚雜志與中產(chǎn)階級女性身份[D];上海大學;2006年
7 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梁英;大眾敘事與精神家園[D];四川大學;2007年
9 李國俊;現(xiàn)代性的技術理性批判[D];吉林大學;2007年
10 楊廟平;《巴黎手稿》與當代中國美學理論形態(tài)建構[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來儀;城市發(fā)展新動力[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2 賀鋼;眾里尋“他”千百度[D];南昌大學;2007年
3 張惠君;消費文化視閾中的近年國產(chǎn)票房電影[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邱月;儒道傳統(tǒng)文化精神在當代生態(tài)景觀設計中的價值[D];四川大學;2007年
5 孟剛;現(xiàn)代藝術對社會主義波蘭藝術海報設計的影響[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6 杜山;試論“紅色經(jīng)典”的電視劇改編原則[D];南昌大學;2008年
7 尹利根;蘇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學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8 葉曉倩;行走宜家:宜家的物品體系與消費空間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黃道友;現(xiàn)代性與反現(xiàn)代性的悖論[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10 鄒俐均;服飾廣告設計中的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D];四川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劉悅笛;許中云;;當代“審美泛化”的全息結構——從“審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審美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肖瓊;;試論審美與消費社會中的審美化現(xiàn)象[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7期
3 荊曼;李小軍;;淺議日常生活審美化和審美日常生活化[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6年06期
4 陳雪軍;;反思“審美日常生活化”[J];學術論壇;2007年01期
5 賴大仁;;當前文藝與理論批評中的審美價值觀[J];中州學刊;2007年04期
6 陳莉莉;;試論當代藝術的審美日常生活化[J];藝術探索;2008年01期
7 湯世亮;李亞軍;;作為“生活形式”的藝術——論藝術反思對日常生活的意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8 李波;;文藝理論建設中的消費與審美日;痆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8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曉潔;美學視野下中國當代通俗文學批評的局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05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0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