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九十年代美學(xué)和理論熱點的一個動因
本文選題:都市文化 + 大眾文化 ; 參考:《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1995年06期
【摘要】:正 一 尋求90年代熱點動因的人口20世紀90年代是1840年以來中國文化轉(zhuǎn)型的最為關(guān)鍵和重要的時期.美學(xué).按照現(xiàn)在的通行理論,是一種關(guān)于審美文化的理論.審美文化,作為接連現(xiàn)實與理論的廣闊場地,與中國的文化轉(zhuǎn)型緊緊相連,從90年代伊始,就熱點不斷.本文不想對以往的熱點作現(xiàn)象的回溯和分類的總結(jié),也不想以此為基礎(chǔ)對未來的熱點作一預(yù)測和展望,而想以遠離熱點的方式來接近熱點.已經(jīng)和還將繼續(xù)決定90年代的美學(xué)熱點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構(gòu)成本文的言說基調(diào).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題目.可以從多種角度,多個方面去探討.這里我選擇讀解中國式的都市文化,作為進入這一題目的一個入口.
[Abstract]:The 1990's is the most critical and important period of Chines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since 1840. Aesthetic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heory, it is a theory about aesthetic culture. Aesthetic culture, as a wide field of continuous reality and theory,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it has been a hot spo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This paper does not want to summarize the retrospec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past, nor do we want to make a predic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future hot spots on this basis, but to approach the hot spots in a way far away from the hot spots. What has and will continue to determine the aesthetic hotspots of the 1990s constitutes the tone of this article. This is a big, big topic. Can be discussed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many aspects. Here I choose to read the Chinese style of urban culture as an entry into this topic.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xué)哲學(xué)系
【分類號】:B83-0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本刊編輯部;百期改刊寄語[J];上海戲劇;1985年06期
2 芝崎好文;賈玉麟;;關(guān)于“大城市文化”[J];國外社會科學(xué)文摘;1986年08期
3 高增杰;;當代日本的大眾文化[J];日本研究;1987年03期
4 吳海;;大眾文化芻議——兼論廣州的大眾文化[J];開放時代;1988年05期
5 榮偉;;略論廣州文化的意義——一個文化哲學(xué)的論題[J];開放時代;1988年11期
6 蔡茂生 ,林海華;大眾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shè)[J];華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9年04期
7 李長虹;馮達文;;廣州的“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訪學(xué)者馮達文[J];開放時代;1989年02期
8 梁秉鈞;;都市文化與香港文學(xué)[J];文學(xué)自由談;1990年01期
9 李福祥;人民大眾渴望欣賞大眾文化[J];長白學(xué)刊;1991年02期
10 丹尼爾·布爾斯廷 ,戶曉輝;美國的廣告與大眾文化[J];文藝研究;199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哈寶信;;多元文化與上海的都市化[A];中國都市人類學(xué)會第一次全國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2 周星;范陽;;都市與社會流行現(xiàn)象[A];中國都市人類學(xué)會第一次全國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3 戴一江;;淺談美容師的審美觀[A];第四屆東南亞地區(qū)醫(yī)學(xué)美容學(xué)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龍彼德;;鄧小平文藝思想與中國文藝的發(fā)展[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6年年會論文集[C];1996年
5 譚志圖;;要關(guān)注和研究當前文藝“非意識形態(tài)化”思潮[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6年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黃浩;;批評失語癥——90年代文學(xué)批評把脈[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二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8年年會論文集[C];1998年
7 劉淮南;;知識分子文化的凸現(xiàn)與“第三種批評”[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二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8年年會論文集[C];1998年
8 虞必勝;;馨香結(jié)茶緣 傳媒播文明——淺談宣傳報道對茶文化節(jié)的作用[A];'97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提要[C];1997年
9 朱效梅;;以鄧小平理論引導(dǎo)大眾文化健康發(fā)展[A];“鄧小平理論與21世紀中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盧祺義;;上,F(xiàn)代茶館的興盛及時代特色[A];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靜;當代文化建設(shè)和影視媒介[N];安徽日報;2000年
2 記者 路艷霞;環(huán)境劇 雕塑劇悄然露頭[N];北京日報;2000年
3 ;關(guān)注22種文化形態(tài)的嬗變[N];北京日報;2000年
4 本報實習(xí)生 王小玲;電影:是大眾文化還是貴族消費?[N];中國婦女報;2000年
5 張學(xué)廣 西安郵電學(xué)院社科部副教授、哲學(xué)博士;廣告文化與教育責(zé)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高欣;21世紀中國高校校園文化走向[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李東芳;九十年代的文化真實[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王玉印;大眾文化與文化產(chǎn)業(yè)[N];中國文化報;2000年
9 劉本榮;構(gòu)建長江三峽文化產(chǎn)業(yè)體系[N];中國文化報;2000年
10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 陳來立;把石家莊建成文化強市[N];中國文化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金民卿;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簡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葉虎;20世紀后期中國文學(xué)思潮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3年
3 陳虹;90年代中國電視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3年
4 周宗偉;“高尚”與“卑賤”的距離[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3年
5 邱培成;前期《小說月報》與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6 戴俊潭;電視傳播與轉(zhuǎn)型期中國農(nóng)民的意識現(xiàn)代化[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7 高嶺;審美文化語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05年
8 劉水平;大眾文化:意義的生成與理論的張力[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5年
9 傅守祥;歡樂詩學(xué):消費時代大眾文化的審美想像[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10 楊曉光;文化消費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影響[D];吉林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艾秀梅;當代大眾文化價值取向的現(xiàn)實透視[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0年
2 李若嵐;“華服之秀”:以服裝為隱喻的大眾文化詩學(xué)[D];暨南大學(xué);2000年
3 張勤勇;魯迅后期雜文與都市文化[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0年
4 黃華軍;雷蒙德·威廉斯的大眾文化思想及其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1年
5 馮國強;略論大眾文化對青年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1年
6 劉月;轉(zhuǎn)型期的中國當代審美文化[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01年
7 劉子岸;審美化生存[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1年
8 毛明勇;論余秋雨的都市文化意識[D];西南師范大學(xué);2001年
9 余江寧;從北宋東京的娛樂生活看當時的都市文化[D];安徽大學(xué);2001年
10 李煒;大眾文化視野中的池莉現(xiàn)象[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1年
,本文編號:1812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1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