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生生之樂見解的美學闡釋
本文選題:錢穆 + 孔顏樂處; 參考:《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摘要】:錢穆從追尋"孔顏樂處"入手,闡發(fā)了生生之樂的最高境界之美,在錢穆的人生哲學中,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生的審美境界,對仁心的踐履就是對美的追求,人的生命情趣和價值追求完美地融為一體,并在其中體味盡善盡美的人生高境界的樂趣,尋樂就是體樂,可謂樂在其中。
[Abstract]:Qian Mu starts with the pursuit of "Kong Yan Yue", and expounds the beauty of the highest realm of life music. In Qian Mu's philosophy of life, the highest realm of morality is the aesthetic realm of life, and the practice of benevolence is the pursuit of beauty.People's life interest and value pursuit perfectly blend into one, and in which the perfect taste of the high realm of life fun, the pursuit of music is physical music, can be said to be fun in it.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S050710)
【分類號】:B83-0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毅;試論晚清學術(shù)對民國“整理國故運動”的影響[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2 胡可濤;;《論語》的語言學詮釋[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何元國;孔子的“仁”和亞里士多德的“友愛”之比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徐梓;;“天地君親師”源流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趙麥茹;韋葦;;先秦儒家生態(tài)經(jīng)濟思想及其對當代的啟迪[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王達三;唯天為大:孔子天命觀試論[J];遼東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劉文鎖;漸中語類——俞偉超先生晚年思想隨錄[J];東南文化;2005年04期
8 蔡江珍;文學現(xiàn)代性與現(xiàn)代散文主體性理論的形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9 羅越媚;中西德育傳統(tǒng)及其比較[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章迪誠;;傳統(tǒng)中國式治理的幾個特點[J];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寶良;;明初心學鉤沉[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2 柯小剛;;黑爾德“世代生成的時間經(jīng)驗”與儒家“慎終追遠“的祭禮空間——對中國倫理“井源”的一個政治現(xiàn)象學-解釋學探入[A];“現(xiàn)象學與倫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屆中國現(xiàn)象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勇;價值理性與中國文論[D];四川大學;2002年
2 程勇;漢代經(jīng)學視野中的儒家文論敘述[D];復旦大學;2003年
3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證[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4 鮑嶸;高深學問與國家治理[D];廈門大學;2004年
5 李育紅;人為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白春雨;儒家誠信之德及其現(xiàn)代意義[D];復旦大學;2004年
7 王恩華;學術(shù)越軌與大學學術(shù)管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林丹;王陽明哲學的現(xiàn)象學解讀[D];北京大學;2005年
9 姚金菊;轉(zhuǎn)型期的大學法治[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郭明;中國監(jiān)獄學史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和文;張潮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2 羅立桂;網(wǎng)絡(luò)文學的創(chuàng)作特征及其對傳統(tǒng)文學寫作品格的解構(gòu)[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建新;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激勵思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葛金華;淺論“他者”在克爾凱郭爾語境中的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肖永輝;論“人的個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楠;論先秦儒家道德修養(yǎng)觀及其現(xiàn)代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林曉雁;一個漢代儒者的執(zhí)著與徘徊[D];北京大學;2004年
8 廖詩艷;文化哲學視野里的當代學習環(huán)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倪蓓鋒;從譯者主體性角度看《論語》譯本的多樣性[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10 耿晶;史眼與慧識[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徐碧輝;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與審美化的生存[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鄧軍海;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袁宏;周敦頤理學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華;程顥美學思想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64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6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