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味覺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

發(fā)布時間:2018-04-01 18:58

  本文選題:味覺 切入點:飲食文化 出處:《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摘要】:味,在中國古典美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它來源于飲食中的味覺,但不是味覺。中國美學重視事物內(nèi)在的意味,這種意味是精微的,模糊的,需要自身體驗的。中國美學用了"味"這個詞比喻美感,說明中國美學是以體驗論為哲學基礎(chǔ)的,與西方以認識論為哲學基礎(chǔ)的美學相區(qū)別。中國美學要求審美者超越現(xiàn)象的美,而深入到現(xiàn)象后面的意義,認為這才是最高的美,最高的是"妙"。"妙"是不可言傳的,通向無限的。
[Abstract]:Tas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It comes from taste in diet, but it is not taste. Chinese aesthetics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intrinsic meaning of things, which is subtle and vague. Chinese aesthetics uses the word "taste" to describe aesthetic feeling, which shows that Chinese aesthetics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xperienc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aesthetics based on epistemology. Chinese aesthetics requires the aesthetic to transcend the beauty of phenomena, and to go deep behind the phenomena, they think that this is the highest beauty, the highest is "wonderful". "Miao" is unspeakable. To infinit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分類號】:B8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明霞;;淺析孫中山大同學說之終極關(guān)懷與其民族主義思想的發(fā)展軌跡[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2 張建華;孫中山與不平等條約概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左玉河;孫中山的“德治”思想[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劉中民;;海權(quán)問題與中美關(guān)系述論[J];東北亞論壇;2006年05期

5 包愛芹;孫中山僑務(wù)思想析論[J];東方論壇;2004年01期

6 許桂靈;司徒尚紀;;粵港澳區(qū)域文化綜合體形成芻議[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7 蔣慶立;孫中山經(jīng)濟思想略論[J];東岳論叢;2000年04期

8 朱斌;黃小娟;;論孫中山的和諧社會觀[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汪志國;孫中山論對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的改造[J];古今農(nóng)業(yè);2002年03期

10 王勁;孫中山先生的西北觀[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徐燕;馮青淑;;淺析孫中山的社會主義思想[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劉貴福;;孫中山與段祺瑞、張作霖聯(lián)合反直政治合作的努力(1922~1925年)[A];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華民國史(1912—1949)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下卷)[C];2002年

3 鄭大華;;略論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源及形成[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梁景和;;清末“尊黃”思潮與民族主義——以《黃帝魂》為中心[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郭雙林;;門羅主義與清末國家民族認同[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博;中國近現(xiàn)代后發(fā)優(yōu)勢經(jīng)濟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田湘波;中國國民黨黨政體制剖析1927-1937[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朝彬;毛澤東政權(quán)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1994年

4 康秀云;20世紀中國社會生活方式現(xiàn)代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杰;孫中山政治民族主義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教軍章;中國近代國民性問題研究的理論視閾及其價值[D];黑龍江大學;2007年

7 宋海春;國共兩黨的憲法思想與中國憲政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軍;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權(quán)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孫建娥;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jīng)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盧向國;民本的邏輯[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維奇;福建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研究(1979-1998)[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賢利;民國前期的文官制度[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侯長龍;伍廷芳法律思想初探[D];安徽大學;2001年

4 李忠良;孫中山西部開發(fā)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5 彭善民;現(xiàn)代中國國家形態(tài)轉(zhuǎn)型中的蘇維埃政權(quán)[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中華;論中共三代領(lǐng)導人的治國方略[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7 岳遠尊;董必武法制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蘭;商務(wù)印書館館辦期刊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9 孫自儉;晚清的民營鐵路運動[D];河南大學;2003年

10 李樹雪;晚清留學教育與近代科學的本土化[D];山西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曉庚;;食品造型美學理論探微[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6期

2 王遠坤;飲食之味覺及其美感[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徐曉庚;古典味覺美學理論探微[J];求是學刊;1993年03期

4 皮朝綱;論“味”——中國古代飲食文化與中國古代美學的本質(zhì)特征[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1年01期

5 卡羅琳·科斯梅爾,王祖哲;愉快,美味,惡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7期

6 魯茂松;論第二物性的感知差異[J];學術(shù)界;1988年02期

7 云東輝;老樹著新花——讀《中國美學精神》[J];中國圖書評論;1995年03期

8 王鋮;;淺談美與生命[J];大眾心理學;2011年06期

9 龔武;;美感本體初論[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87年04期

10 王齊洲;論中國人原初的審美意識[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聶振斌;;文化的本質(zhì)與美學理論建構(gòu)[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邵鴻雁;中國美學“味”范疇新論[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兆杰;味美論要[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

本文編號:16968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68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12c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