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回歸自身
本文選題:美學思維 切入點:倫理學 出處:《江西社會科學》1998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美學鐞回歸自身閔軍一80年代的美學熱,實際上是由朦朧詩和傷痕小說開啟的。美是借著這一股感性的東風而起飛的。然而,,美學研究在近年來卻日益擺脫掉它感性的大地,于是美學在順著理性方向發(fā)展中,一天天虛弱起來。甚至于,美學書沒有人買,根源在于美學不“美”,這是...
[Abstract]:Aesthetics returned to its own aesthetic craze of MinJunyi in 80s, in fact, it was initiated by hazy poems and scar novels. Beauty took off by this emotional east wind. However, aesthet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getting rid of its perceptual land day by day. So aesthetics in the direction of rational development, day by day weakened. Even, no one bought aesthetic books, the root is that aesthetics is not "beautiful", this is.
【作者單位】: 山東泰安師專學報編輯部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2 王鳳志;魏曉文;;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美學路徑[J];探索;2011年04期
3 譚容培;;原創(chuàng)的美學——評顏翔林的《后形而上學美學》[J];湘南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邱艷艷;張二艷;;論愛與美的相通性[J];考試周刊;2011年43期
5 張?zhí)N艷;;“鄉(xiāng)村與城市”的中英美學與文化差異:中英審美現(xiàn)代性的一種比較——首屆“中英馬克思主義美學雙邊論壇”綜述[J];社會科學家;2011年06期
6 ;約稿啟事[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7 石藝X;;科學為基 與時俱進——我眼中的美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7期
8 李志艷;;實踐性側重:美學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9 郭勇健;;美·審美·藝術——與王祖哲先生對話[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王蓓;;也談美、審美與藝術——兼與王祖哲先生商榷[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安華;;美學與高科技時代[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學 怎樣面對電視文化的時代挑戰(zhàn)[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劉成紀;;重新認識中國當代美學中的自然美問題[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周憲;;審美現(xiàn)代性的四個層面[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5 王柯平;;美學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魯晨光;;科學派美學來龍去脈[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古風;;21世紀:比較美學的世紀[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8 張奎志;;體驗美學:當代美學的一種可行性選擇[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江蘇省美學學會歷年主要活動情況[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10 ;全國高校美學研究會選出新的理事會[A];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簡報[C];198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永清;當下美學研究期待解決什么[N];文藝報;2003年
2 肖世敏;關于《審美疲勞》與美學研究問題[N];文藝報;2004年
3 丁來先;瀕危的“美學”[N];中華讀書報;2004年
4 劉成紀;美學:要思想還是要知識[N];文藝報;2004年
5 張玉能;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考察[N];文藝報;2009年
6 山西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經(jīng)理,山西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生導師 齊峰;美學研究的新視野[N];光明日報;2009年
7 董學文;美學研究的科學化轉向[N];文藝報;2011年
8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學研究[N];文藝報;2009年
9 廈門大學中文系 楊春時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 王德勝 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 彭鋒;“美學與日常生活”[N];光明日報;2009年
10 高山杉;從藝文美學到梵藏玄言[N];東方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金海;當代西方對話美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劉旭光;海德格爾與美學[D];復旦大學;2003年
3 趙彥芳;作為倫理學的美學:從康德到福柯[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劉成紀;漢代美學中的身體問題[D];武漢大學;2005年
5 張政文;批判哲學框架中的康德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3年
6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馬正應;退溪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8 楊江濤;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美學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9 劉丹凌;蘇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劉長庚;馬克思的感性理論與美學問題[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崗;老子的非主體美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2 雷瓊芳;論荀子禮學思想的美學訴求[D];新疆大學;2007年
3 張公善;海德格爾美學思想述評[D];安徽大學;2002年
4 任亞榮;?碌膫惱韺W—美學初探[D];西北大學;2004年
5 段圣玉;張競生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胡寧非;普羅提諾美學思想中的神圣與世俗[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軍平;洪毅然美學思想的演變軌跡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偉;荀子性惡論人學與美學[D];鄭州大學;2000年
9 楊增菊;康德先驗美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D];安徽大學;2003年
10 劉穎;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地域觀的美學意義[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62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6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