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歌唱的藝術姿態(tài)的審美特點與歌唱的感覺
摘 要:聲樂表演藝術,近年來在廣大群眾文化中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平臺,隨著媒體的平臺,推出了許多基層藝術人才,無論是從歌曲的內容和形式上、演唱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上,演唱水平上顯著提高,代表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特色演唱風格的教學理念“聲情并茂,技藝結合”,但我認為內容美、音樂的和聲美、還有歌唱起來后的張力美是我追求的境界,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的審美理念。本文就歌唱感覺的問題,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聲樂;表演藝術;藝術姿態(tài);審美特點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6-0119-01
生活中自然呼吸是與你的生活狀態(tài)及思想、情緒、情感全然一體的,是無意識的。歌唱雖是有意識的強呼吸,但必遵循其自然性,訓練歌唱呼吸為的是加強呼吸肌力量,使其在自然基礎上有更強更自如的適應性如。呼吸與歌唱形成一種關系運動,這種關系便是呼吸支持歌唱,而歌唱又鍛煉了呼吸,歌唱中鍛煉出來的呼吸狀態(tài)才是真正自然的行之有效的歌唱呼吸狀態(tài)。不能為呼吸而呼吸為氣而氣,單純練氣是氣功學的事而歌唱鍛煉呼吸是歌者要確立的思想。根據(jù)對自然呼吸的體驗,歌唱呼吸要始終注意以下基本點。
一、十分明確地將呼吸主動部位放在肋下的橫脯膜部位
膈膜主動既可擴充胸下圍,又可促動腰腹,這是一種最自然而沒有強制的呼吸。腰腹橫膈膜而動的這種呼吸方法不是局部著力,它能使整個身軀呈現(xiàn)出下穩(wěn)上松的歌唱狀態(tài),,身軀舒展,重心穩(wěn)定,能有效地防止氣浮氣淺氣短。
二、吐字發(fā)音和聲音延續(xù)要保持吸氣狀志
吐字發(fā)音和聲音延續(xù)要保持吸氣狀志,像吹嗩吶,聲音延續(xù)很長,鼻腔卻一直在吸氣。有人說吸著唱,吸著唱是控制氣息的好方法。
三、要把聲音負荷的支撐力放在橫膈膜的腰肌部位
把音管松開,把肩松開,把胸松開,氣是貼著松弛的發(fā)音部位與共鳴腔件流動的。這就是人們說的“貼開”唱法。歌唱的氣力像劃船,船身投放水上,船的負荷山水承受,而不是出撐船者承受,撐船者的力量在于劃漿,在于船槳對于水的撥動。這是聲音放在氣上保持在氣中的感覺。
四、氣息是聲音運動的動力線
支配呼吸為的是歌唱,因此氣息受歌唱的吐字發(fā)音和聲音延續(xù)、擴充、通達意念的支配。這與生活中的勞動、體育運動自然支配呼吸的感覺一樣,只有樹立以字、聲、氣、情、腔融合的意識支配歌唱呼吸,才能促使呼吸與歌唱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才能使氣息運作有明確的目的性。
五、歌唱呼吸訓練主要是對吸氣肌肉群
以膈膜為主動的深吸氣時被拉緊的肌肉訓練,準確的歌唱呼吸概念,應該是呼氣和吸氣狀態(tài)的保持。沒有吸氣肌肉群的充分運動,空氣就不會充分進入,因而就不會有充裕的氣量:沒有吸氣肌肉張力的穩(wěn)定和保持,就不舍有與呼氣肌內收縮排氣相抗衡的力量,呼與吸是一對矛盾,但吸是矛盾的主導方面。吸氣狀態(tài)穩(wěn)定是肘呼氣的牽制,氣由此變長。儲存腰腹,吐字發(fā)音只用很小的氣量,吸氣的充分,用氣的節(jié)省就是一種歌唱技巧。發(fā)音咬字的部位是氣的出口,在出口處支配氣流是最合理、最節(jié)省,也是最靈活的控制呼吸的方法。口咽咬字吐字的阻抗力與喉頭向下的擋氣是對歌唱呼吸控制的方法,氣的儲存與有效的支配與控制是歌唱狀態(tài)內在動力、活力。下方儲存,上方使用,儲存與使用的部位要垂直對應。
六、低音撐起,高音放松
唱低音時,往往松懈,唱高音時又往往過于緊張,這兩種傾向都會導致喉頭逼緊和聲腔不開,為此,唱低音氣要撐得起撐得住,唱高音時要有意松弛,松弛為了緩沖,緩沖會更有氣力。歌唱呼吸是長久訓練過程,是以歌唱鍛煉的過程。歌者要始終把握三點:一是膈膜這個基礎部位的主動性、靈活性、堅定性:二是要注重以膈膜為推動力的腰膽擴充向下的動作;三是把握氣息下沉腹底,上貫額眉的通達感覺。
共鳴腔及其使用:一個物體震動引起近旁其他物件或本物體內部空間震動,它物體和本物件空間震動又加強了原物體蛙動,這種現(xiàn)象叫共鳴,也稱“肋振”。共鳴的條件是物件之間基音或泛音的震動頻率相同或互為倍數(shù)。這就是共鳴的原理。我們追求共鳴聲音效果時必須遵從這一原理。根據(jù)實踐的體會,無論是高音還是中低音,均要以高音焦點加以控制,有了高音焦點牽制,中低音就不會脫落散落,尤其是聲音由高至低的行進時更要注意頭腔焦點不要失掉。歌唱共鳴有高、中、低三個層位,高音明亮穿透,中音剛強有力,低音渾厚寬廣。
決定音管調控的關鍵部位是喉口和咽腔,即喉頭后上方發(fā)音的管口,這個部位伸縮擴張調控著整個的發(fā)音和批鳴機制,牢牢把握這個部位,鍛煉這個部位肌肉的靈活和堅韌性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管口的肌肉是括約肌,它可以伸張很大,也可以收縮很小,對聲音需求有極大的適應性。
綜上所述,只有在正確藝術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才使得藝術的科學的方法得到檢驗,我們的藝術文化事業(yè)才能融合發(fā)展和不斷提高。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更好的與世界人民溝通。
本文編號:126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