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活動中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之成因分析
本文關鍵詞:審美活動中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之成因分析
【摘要】:人類通過審美活動更好地感知世界,在這項活動中,審美主體發(fā)出審美信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活動,審美客體反饋給審美主體以意象,而這個意象是客體自身以及經(jīng)過主體加工的意象,相同的客體在不同的主體那里有時會有截然不同的審美結果,這就造成了審美活動中的"二律背反"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感情因素、文化因素、價值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作者單位】: 蘭州文理學院社會管理學院;
【分類號】:B83-0
【正文快照】: 0引言審美活動是一種特殊的活動,通過這項活動,人類可以更好地感知世界。在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主體發(fā)出信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客體的意象在主體那里形成映射,這個映射物是一個融合了客體意象與主體創(chuàng)造的新的意象,同樣的客體會在不同的主體那里形成不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新漢;論審美活動的認識論機制[J];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2 陳新漢;論審美活動的認識論機制[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1年01期
3 孔新苗;無效的“藝術”[J];美術觀察;2002年08期
4 劉士林;只有人,才審美——審美活動的主體基礎[J];中文自學指導;2003年05期
5 朱壽興;審美活動的現(xiàn)實性與超越性問題[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張玉能;;實踐的過程與審美活動[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3年00期
7 李微;論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的意義[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8 袁鼎生;審美活動生態(tài)圈*[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潘智彪;;尋找“有意義的另一個人”——論審美活動中的從眾心理機制[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張玉能;;美的規(guī)律與審美活動[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潘知常;;論審美活動的歷史形態(tài)[A];東方叢刊(1997年第1、2輯 總第十九、二十輯)[C];1997年
2 鄒艷芳;;讓學生從審美活動中激發(fā)愛國情感[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李星良;;人性與人的審美[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潘知常;;審美觀念的當代轉型[A];東方叢刊(1996年第1輯 總第十五輯)[C];1996年
5 易容;;生機為美:從宮廷到民間的近代中國畫——百年審美文化轉型特征系列考察之一[A];東方叢刊(1999年第2輯 總第二十八輯)[C];1999年
6 趙伯飛;劉樝;;哲學視野中的價值論美學淺析[A];價值哲學發(fā)展論[C];2008年
7 趙伯飛;劉樝;;哲學視野中的價值論美學淺析[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新漢;審美活動的認識論新審視[N];光明日報;2001年
2 樓昔勇;審美活動是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N];社會科學報;2005年
3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 申維辰;構建時代之美[N];光明日報;2008年
4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審美”[N];中國文化報;2000年
5 潘立勇;以欣然之態(tài)做心愛之事[N];中華讀書報;2006年
6 陶東風;呼喚文藝美學的越界和擴容[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陳雪虎;審美與文學[N];學習時報;2002年
8 徐珂;文藝學理論邊界不能無限擴大[N];中國藝術報;2006年
9 廖全京;真誠——被遺忘的審美前提[N];文藝報;2005年
10 汝信;向往藝術[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成聯(lián)合;崇高的面相——審美形態(tài)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紅艷;旅游活動中的認知與審美[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2 袁媛;論科學創(chuàng)造中的審美活動[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志浩;“通”范疇與中國古代審美主體論[D];山東大學;2010年
4 王健;當代青少年審美活動的身體化傾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趙淼;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的審美教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6 吳智龍;尚圓論[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7 朱海燕;價值論美學范疇及體系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任曉文;中國古典審美活動范疇中的“觀”[D];山東大學;2010年
9 寧靜;基于生理與心理平臺上的審美體驗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李哲;九十年代審美變異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143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4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