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席勒的美學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12:26

  本文關鍵詞:席勒的美學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席勒 美學思想 現(xiàn)實意義


【摘要】: 作為十八世紀與歌德齊名的一名文化巨人,席勒滿腔熱情地追求著人類的自由解放事業(yè),堅持不懈地在藝術實踐、藝術理論和哲學美學等各個領域進行自由之途的探索。因此,他的美學思想一開始就與現(xiàn)實中的國家政治狀況聯(lián)系在一起,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指向意義。他的審美教育思想不但確立了美育的獨立地位,更將美與人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美育來彌合由于社會分工和社會化大生產所導致的人性的分裂狀態(tài),突出了人性在個體現(xiàn)實生存以及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同時,席勒對人的感性的重視和對個體在現(xiàn)實世界的和諧生存狀態(tài)的關注,使得他的思想不僅在美學史上具有轉折性的價值,在政治學、社會學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本文分四章對席勒的美學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進行梳理與闡釋。 第一章梳理了席勒美學思想產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理論來源。席勒美學思想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上形成的,西方從古希臘開始的美學思想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思維傾向,一種偏重理性的作用,重視邏輯思維推理,另一種則強調感性的作用,突出對感性經驗的偏向。這兩種理論傾向一直存在于美學思想的發(fā)展過程中,各自極端發(fā)展并呈現(xiàn)出互相交融的特點,共同構成西方美學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大主要傳統(tǒng)。席勒就是在西方美學思想的這種背景下,批判地吸收已有的美學思想成果和同時代的康德等人的理論精髓形成自己獨特的美學思想。因此,席勒的美學思想既體現(xiàn)出西方美學思想的承接性,使西方美學的發(fā)展具有更加嚴密的內在邏輯性,他的思想又成為德國古典美學這根鏈條上的關鍵一環(huán)。同時,西方人性論思想也是他美學思想的重要源泉,盧梭和康德是他人性思想的直接來源。席勒從人性入手開始對時代的問題進行分析,人性問題貫穿在他美學思想的始終,而這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的新的思考維度。 第二章闡述了席勒美學思想產生的德國現(xiàn)實社會狀況,F(xiàn)實是席勒美學思想的出發(fā)點,這是我們研究席勒美學思想的前提。席勒美學思想的形成與德國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狀況以及自己的生活經歷有著直接的關系。18世紀的德國,政治分裂,諸侯國林立,無法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經濟衰敗,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緩慢;新興資產階級力量不足,政治上處于無權的地位,同時也與其它階層都存在矛盾。雖然德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受到了啟蒙運動思想的深刻影響,但是德國無法在政治和社會緯度產生法國大革命式的革命運動。席勒從自身的生活經歷出發(fā),以古希臘人的完滿生存狀態(tài)為摹本,看到了同時代人“碎片”化的生存狀態(tài),推動了異化理論的發(fā)展,也開啟了美學現(xiàn)代性批判的先河。在法國大革命之后,席勒進行哲學和美學研究,試圖從另外一條道路來實現(xiàn)政治自由,通過人的感覺方式的整體改變來實現(xiàn)人的審美化生存。 第三章從人性的角度來闡述席勒美學思想的內涵,指出人性的完滿是席勒美學思想的核心。席勒吸收康德和費希特的哲學思想,對人的天性進行抽象的分析,從人本身來指出游戲產生的機理,將游戲與人的天性聯(lián)系起來,將游戲根植于人性深處,在西方游戲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游戲理論,并指出了游戲的從低到高的發(fā)展過程,即物質的嚴肅-物質的游戲-審美的游戲。席勒用審美來克服人性的“碎片”化,他從游戲與人性的聯(lián)系上分析出活的形象誕生的過程,強調了人在美的形成過程中的主動地位,席勒對技藝的強調更凸現(xiàn)了對人的能動性的重視。針對現(xiàn)實中人的“碎片”化現(xiàn)象,席勒指出通過審美教育,用振奮性的美和溶解性的美來彌合分裂的人性,以實現(xiàn)人性的完滿。席勒指出假象要勝過現(xiàn)實,藝術要勝過自然。在席勒看來,審美假象也是有著嚴格的區(qū)分的,最高的最理想的假象是純粹假象,它必須是正直、誠實、自主、獨立,不依賴于現(xiàn)實的一切條件。虛假的審美假象只是人們用來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它的存在必須以實在性為依據。美的自由必須在現(xiàn)實世界里得到體現(xiàn),美的客觀性得到驗證的同時,美與道德在客觀感性現(xiàn)象領域也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席勒在對藝術獨立性分析的同時也指出了實行審美教育必須提供好的藝術作品,只有理想的藝術作品才能鼓舞人心,對人性分裂的人類內心起到感染和觸動作用,這是實行藝術教育的前提條件。這里席勒指出了藝術家的歷史使命,更指出了美在人性發(fā)展中不可忽視的作用。 第四章則集中探討了席勒美學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指出席勒美學思想的旨歸在于尋求人與社會的和諧,從而探討席勒美學思想在社會和諧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席勒對美和人性的分析的目的在于探索政治自由的現(xiàn)實產生途徑。席勒將和諧的個體生存與國家、社會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席勒所有的作品中所指向的都是一種社會理想的存在。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國家概念,對國家進行了人本主義的先驗規(guī)定。他把國家的發(fā)展與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階段聯(lián)系起來,在國家和個體的關系中,席勒將個體的地位放在了國家的地位之上,將國家的實現(xiàn)看作是個體實現(xiàn)自由的一種一體性的結果。人類對和諧社會的追求充分體現(xiàn)在中西方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探詢之中,也體現(xiàn)在“和諧”作為一個美學范疇的動態(tài)發(fā)展。席勒尋求人身心和諧的思想是西方美學中的和諧觀發(fā)展的必然。席勒對現(xiàn)代文明的批判開啟了現(xiàn)代性審美批判的大門,無論是對社會狀況、人的異化以及對美的探討上,馬克思與席勒都有相通之處,但在實現(xiàn)途徑上,馬克思則主張通過社會革命和生產革命的現(xiàn)實活動來達到目的。席勒以美學來對社會文明進行批判并尋求政治問題的解決的做法在馬爾庫塞等西方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中都能得到呼應。美學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一部分,他們強調美學的實踐功能指向,用美和藝術來實現(xiàn)對社會的批判,試圖完成對異化的社會和人生的現(xiàn)實拯救。 和諧社會的建構是人類的共同理想,是人們對一種和諧的生存狀態(tài)的客觀要求,作為對社會形態(tài)的階段性和多樣性的描述,和諧社會必然體現(xiàn)為具體的社會領域中存在的各種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良性運轉。和諧社會是根據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和一種社會理想訴求。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符合馬克思審美主義原則,既是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目標、本質必然,也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審美理想的實現(xiàn)。但在現(xiàn)實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在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和諧的因素,各種矛盾凸現(xiàn),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人的異化、物化現(xiàn)象突出,人的社會責任感缺失、個體道德失范、精神空虛,非理性、反理性思潮大行其道,感性主義橫掃一切。席勒美學思想無法直接承擔起他那個時代改造社會的重任,但可以在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下作用于人的精神層面,張揚審美精神,樹立審美理想,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意識。而在現(xiàn)實實踐中則可以通過審美教育途徑塑造和諧、自由、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從而參與和諧社會的實際建設。 席勒美學思想在德國古典美學史的鏈條上,具有關鍵性價值和意義。席勒美學從人的感性存在出發(fā),沿著康德道路完成感性和理性、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康德美學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他從現(xiàn)實需要的角度闡發(fā)關于美和藝術的理論,將美學推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理論中,并與人的本真存在聯(lián)系在一起,而他第一次系統(tǒng)提出美育思想則使得美學更具有了實踐意義。盡管他的思想有明顯的空想成分,缺乏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但是他的批判理論卻讓美學從此與政治社會問題緊密相連,而在具體的社會發(fā)展中,美學必將發(fā)揮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席勒 美學思想 現(xiàn)實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83
【目錄】: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5
  • 導論15-34
  • 第一節(jié) 本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綜述15-23
  • 第二節(jié) 本選題的研究意義23-32
  • 第三節(jié) 本選題的目的、研究內容和方法32-34
  • 第一章 席勒美學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理論來源34-77
  • 第一節(jié) 席勒美學思想形成的美學史背景34-48
  • 一、西方美學思想發(fā)展的脈絡35-42
  • 二、康德的批判美學思想42-48
  • 第二節(jié) 席勒美學思想的人性論來源48-77
  • 一、西方人性觀的傳統(tǒng)50-62
  • 二、盧梭和康德人性思想的直接影響62-77
  • 第二章 席勒美學思想的德國現(xiàn)實社會基礎77-101
  • 第一節(jié) 18 世紀的德國狀況77-85
  • 一、18 世紀德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78-81
  • 二、啟蒙運動和狂飆突進運動81-85
  • 第二節(jié) 社會個體的“碎片化”生存狀態(tài)85-94
  • 一、古希臘人完整的生存狀態(tài)86-89
  • 二、現(xiàn)實社會中個體的“碎片化”生存狀態(tài)89-94
  • 第三節(jié) 席勒的人生軌跡和思想發(fā)展94-101
  • 第三章 人性的完滿-席勒美學思想的核心101-171
  • 第一節(jié) 人性-席勒美學思想的出發(fā)點102-122
  • 一、席勒的人性觀102-118
  • 二、席勒的人性“碎片化”理論118-122
  • 第二節(jié) 游戲說122-140
  • 一、游戲的概念122-126
  • 二、席勒的 “游戲說”126-140
  • 第三節(jié) 審美教育-人性完美之途140-171
  • 一、活的形象的誕生141-152
  • 二、溶解性的美與振奮性的美152-162
  • 三、美是人性中的自由162-171
  • 第四章 由和諧個體到和諧社會-席勒美學思想的 現(xiàn)實意義171-234
  • 第一節(jié) 追求人與社會的和諧-席勒美學思想的旨歸171-188
  • 一、美在自由之前172-177
  • 二、席勒的人本主義的國家觀177-183
  • 三、和諧個體的現(xiàn)實存在183-188
  • 第二節(jié) 社會和諧的理想及其在美學上的體現(xiàn)188-214
  • 一、中西傳統(tǒng)思想中對于和諧社會的追求188-197
  • 二、和諧社會思想在西方美學上的體現(xiàn)197-205
  • 三、從席勒到馬克思到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205-214
  • 第三節(jié) 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建構與席勒美學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214-234
  • 一、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建構215-219
  • 二、和諧社會建設中面臨的問題219-224
  • 三、席勒美學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224-234
  • 結語234-237
  • 參考文獻237-245
  • 后記245-24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目錄247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曾繁華;席勒的人文理想[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張繼娟;人性的墮落與拯救[D];河南大學;2012年

3 鄒玲;《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的審美現(xiàn)代性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優(yōu)佳;席勒與中國近代美育觀念的發(fā)生[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064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064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278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