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園畫傳》中“師物”與“師心”的美學思想
本文關鍵詞:《芥子園畫傳》中“師物”與“師心”的美學思想
更多相關文章: 芥子園畫傳 師物 師心 康熙十八年 李流芳 畫理 因伯 畫學 李漁 美學思想
【摘要】:正《芥子園畫傳》初集序中李漁介紹了成書的原因,是與女婿沈心友討論畫理時,觸發(fā)而想。因此,李漁在康熙十八年以李流芳畫稿編印刊刻,也因住所而得此名,即《芥子園畫傳》又名《笠翁畫傳》。關于《芥子園畫傳》的刊刻目的,在其初集序中有明確的表述:因語家倩因伯曰":繪圖一事,相傳久矣。奈何人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
【關鍵詞】: 芥子園畫傳;師物;師心;康熙十八年;李流芳;畫理;因伯;畫學;李漁;美學思想;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課題:江蘇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編號(KYZZ_0278),項目代碼(YJSW WCT14)
【分類號】:J212
【正文快照】: 《芥子園畫傳》初集序中李漁介紹了成書的原因,是與女婿沈心友討論畫理時,觸發(fā)而想。因此,李漁在康熙十八年以李流芳畫稿編印刊刻,也因住所而得此名,即《芥子園畫傳》又名《笠翁畫傳》。關于《芥子園畫傳》的刊刻目的,在其初集序中有明確的表述:因語家倩因伯曰“:繪圖一事,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慶泉;;我與《芥子園畫傳》——推介深受影響的一本書[J];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12年11期
2 徐桂敏;“雕蟲小技”繪出一個大世界——寫在《新編芥子園畫傳》前兩卷出版之際[J];美術之友;1998年02期
3 王鳳云;《新編芥子園畫傳》之新[J];美術之友;2000年01期
4 劉越;;《芥子園畫傳》的版本及流傳[J];文藝評論;2006年06期
5 吳峰風;;《芥子園畫傳》評述[J];電影評介;2008年13期
6 劉越;;《芥子園畫傳初集》刻本辨正[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劉越;;《芥子園畫傳初集》法譯本注釋之評述[J];學術界;2009年01期
8 劉越;;《芥子園畫傳》在中國的影響[J];文藝評論;2009年05期
9 姚亞龍;;我對《芥子園畫傳》山水畫學習當中的理解與體會[J];大眾文藝;2011年21期
10 沈鵬;再現(xiàn)生活的技巧積淀──《新編芥子園畫傳》序言[J];美術之友;1996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沈波峰;《芥子園畫傳》[N];中國商報;2001年
2 四川 彭雄;周日淘得康熙版《芥子園畫傳》[N];中國商報;2001年
3 李維基;畫譜畫冊收藏行情見漲[N];市場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越;《芥子園畫傳初集》考評[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袁學軍;《芥子園畫傳》中的山水畫法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潘劍鋒;《芥子園畫傳初集》探析[D];天津美術學院;2009年
2 張大源;新舊《芥子園畫傳》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3 房亮;《芥子園畫傳》版印藝術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晴;《芥子園畫傳》考[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倩;《芥子園畫傳》雕版技法的再探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3年
6 許洪林;不要符號的符號[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7 何永祥;《芥子園畫傳》的歷史價值[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聶曉玲;論《芥子園畫傳》中的繪畫藝術思想[D];河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986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98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