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論”的建構與宋代山水畫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16:16
本文關鍵詞:“意境論”的建構與宋代山水畫
【摘要】:“意境”是我國古典美學中的重要范疇。它最早出現(xiàn)在王昌齡的《詩格》中,主要運用于詩歌文學的領域。而后,“意境”不再局限于詩學,并被逐漸引入到中國畫創(chuàng)作及理論研究。本文以老莊哲學為源頭,結合六朝至兩宋的重要山水畫論,闡發(fā)了中國山水畫“意境”理論建構、完善的主要過程,進而認為山水畫“意境”美學體系的建立是以宋代郭熙“三遠說”為標志。同時,作者對兩宋山水畫中“意境”的營構方式與典型類型進行了分類與闡釋,以此探究山水畫中“意境”的具體落實與表現(xiàn),從而進一步揭示了“意境”范疇突破有限之象,追求無限之美的美學涵義。
【關鍵詞】:意境 山水畫 宋代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1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緒論6-9
- 第一章 “意境”的哲理基礎和概念提出9-16
- 第一節(jié) 意境理論的建構與老莊哲學9-12
- 第二節(jié) “意境”概念的進一步厘清12-16
- (一)“意”與“境”的探討12-13
- (二)“意境”與“境界”的異同13-16
- 第二章 宗炳的山水畫論:“意境”繪畫理論的初構16-21
- 第一節(jié) “象”作為意境構成的基因16-17
- 第二節(jié) 山水之“境”的圖式建構17-18
- 第三節(jié) 繪畫本體“道”的闡發(fā)18-21
- 第三章 宋代繪畫“意境”體系的建立和完善21-33
- 第一節(jié) 唐代詩學中“意境論”的理論濫觴21-22
- 第二節(jié) 五代荊浩對“意境”理論的美學闡發(fā):“元真氣象”22-27
- (一)“真”作為山水“意境”的本質規(guī)定23-24
- (二)“氣”作為山水“意境”的內在精神24-27
- 第三節(jié) 宋代郭熙對山水“意境”的美學概括27-33
- (一)“遠”作為山水意境建構的典型審美特征27-28
- (二)“三遠”作為山水意境構造的經典表述28-30
- (三)“意”的顯現(xiàn)30-33
- 第四章 “意境”在兩宋山水畫中的落實與表現(xiàn)33-52
- 第一節(jié) 宋代山水畫“意境”之營構33-44
- (一)高遠——雄渾壯美之境33-36
- (二)深遠——幽深隱晦之境36-39
- (三)平遠——沖融平淡之境39-44
- 第二節(jié) 宋代山水畫“意境”之類型44-52
- (一)荒寒之境44-47
- (二)云煙之境47-49
- (三)曠怡之境49-52
- 結論52-53
- 致謝53-54
- 參考文獻54-57
- 圖錄57-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少良;;中國古代“意境”理論發(fā)展述要[J];大連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2 程明震;;論筆墨與意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5年04期
3 葉朗;再說意境[J];文藝研究;1999年03期
4 葉朗;說意境[J];文藝研究;1998年01期
5 薛富興;意境:中國古典藝術的審美理想[J];文藝研究;1998年01期
6 王興華;中國美學“意境論”新探[J];南開學報;1996年05期
7 章啟群;;意境本體探微[J];文史哲;1989年01期
8 張少康;論意境的美學特征[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梁爽;中國山水畫意境美學思想的創(chuàng)構與演進[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837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98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