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逸到整美:文學觀念影響下的明初院畫審美特征
本文關鍵詞:從放逸到整美:文學觀念影響下的明初院畫審美特征
【摘要】:在元季追求"怡悅性情"的文學觀念的影響下,明初院畫繼承了放逸的審美風格。但是明初統(tǒng)治思維的變遷,文學觀念逐漸回歸傳統(tǒng)"文以載道",重政教之用的文學觀念。這種"重道"的文學觀念,逐漸影響繪畫,遂之,明初院畫逐漸揚棄元畫的荒寒逸趣,有意識地選擇隔代回歸,形成從放逸向整美過度的繪畫風貌。
【作者單位】: 西安培華學院人文學院;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明初 院畫 放逸 整美
【分類號】:J209.2
【正文快照】: 引言明代是文藝極其活躍的時代,各種創(chuàng)作傾向、流派、理論眾聲喧嘩。明初之際出于維護政權穩(wěn)定的需要,明帝制定了諸多的規(guī)則,給社會生活做出了大量的限制,留給了士人有限的文化空間。在如此環(huán)境之下,重政教之用的文學觀念占據(jù)主流。在此格局之中,元代以來“率意荒寒”的繪畫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平川;明初科舉情形辨證(上)[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平川;明初科舉情形辨證(下)[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沈錫倫;何時“清末明初”?[J];咬文嚼字;1999年05期
4 徐明初;;徐明初的畫[J];流行色;2007年12期
5 黃海濤;論明初統(tǒng)治者對佛教政策的兩重性[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6 王盛恩;;明初政治對史學發(fā)展特征形成的影響[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7 何坤翁;;讀序一得——明初書籍刊刻小識[J];學術交流;2006年08期
8 沈承寧;;明初南京城考略[J];江蘇地方志;2007年05期
9 張靜;;明初鳳陽移民運動初探[J];宿州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周克銀;;對明初推行“重農(nóng)抑商”政策的研究[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慶遠;;論明初對江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政策[A];明史研究論叢(第三輯)[C];1985年
2 林金樹;;關于明初蘇松自耕農(nóng)的數(shù)量問題[A];明史研究論叢(第四輯)[C];1991年
3 張和平;;明初諱元說析辨[A];明史研究第1輯[C];1991年
4 張泉;;明初南京城的規(guī)劃與建設[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1984年
5 朱亞非;;明初以德睦鄰與勸和息爭[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4輯——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C];2008年
6 萬明;;整體視野下的絲綢之路——以明初中外物產(chǎn)交流為中心[A];“絲綢之路與文明的對話”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7 陳寶良;;明初心學鉤沉[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8 商傳;;試論明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社會基礎[A];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C];1983年
9 杜懷亮;劉麗;;論明初貴州建省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影響[A];開發(fā)中的崛起——紀念貴州建省590周年學術討論會文集[C];2004年
10 卜照晶;;試論明初對軍中蒙古人的撫用政策[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 王麗歌;宋至明初的戰(zhàn)爭與北方人地關系變遷[N];光明日報;2014年
2 ;明初唐山地區(qū)大移民[N];唐山勞動日報;2007年
3 法學博士 邵陽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吳青山;明初重典反貪的借鑒意義[N];邵陽日報;2013年
4 謝茂松;“還原大明”[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5 汪桂海;明“廣運之寶”考[N];中國文物報;2000年
6 徐峙 李曉明;茫茫青藏線,,巍巍國土人[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黃華 李開義 實習生 汪勁饒;云南民族音樂為何備受矚目[N];云南日報;2004年
8 肇慶學院副教授 趙玉田;哈密藩衛(wèi)與明初西域戰(zhàn)略[N];團結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士嶺;大河南北,斯民厥土:歷史時期的河南人口與土地(1368-1953)[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毅;明初政治改革視角下的內(nèi)閣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權偉;明初南京山水形勢與城市建設互動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許林如;三楊與明初政治[D];山西大學;2007年
4 熊輝;明初政令暢通述評[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恩俊;明初隱士現(xiàn)象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黃海濤;明初統(tǒng)治者對佛教政策的兩重性及明代佛教發(fā)展的新趨勢[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唐智佳;明初南陽盆地人口遷移研究(1368-1424)[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徐佳;明初基層社會糾紛解決制度[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范紅建;明初反腐治貪的歷史考察[D];鄭州大學;2009年
10 李嬌嬌;明初至成化年間山西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24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92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