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倪瓚畫論中“不求形似”的辯證美學觀
本文關鍵詞:論倪瓚畫論中“不求形似”的辯證美學觀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畫論 元代畫論 倪瓚 不求形似 神似 繪畫思想 美學觀
【摘要】:文章從客觀辯證的視角進行分析與梳理,結合《云林畫譜》中的相關美學思想,分析倪瓚畫論中"不求形似"的辯證美學觀及其深層內涵。這不僅是對于歷來關于倪瓚繪畫思想片面、表象理解的一次質疑,也是對于文人畫在追求"形似"與"神似"之間的再次辯證性的研究探討;從而揭示出倪瓚畫論中的"不求形似"的美學真諦。
【作者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中國畫論 元代畫論 倪瓚 不求形似 神似 繪畫思想 美學觀
【分類號】:J212
【正文快照】: Dialectical Aesthetic Overview of"Ignoring the Likeness"in Ni Zan's Painting DiscourseLI Li-hong(School of Humanities,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 212003)“形似”與“神似”的辯證關系,是中國畫論中自魏晉顧愷之以來最主要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倪瓚的禪學與山水[J];榮寶齋;2007年02期
2 于秋立;;倪瓚“空亭”圖像的精神指歸[J];美術觀察;2010年03期
3 劉興國;;元代書畫家倪瓚作品欣賞[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0年01期
4 劉小兵,錢震;真名士,自風流——元朝“四大畫家”之一倪瓚傳略[J];江南論壇;1999年01期
5 李璐;;倪瓚書畫意境研究述評[J];當代藝術;2013年02期
6 蔡華,申喜萍;倪瓚的道教美學思想探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7 毛沛定;倪瓚“一河兩岸,三段式”構圖源流探[J];藝術探索;2005年02期
8 陳靜;試析倪瓚的“隱遁”[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9 李靈芝;;“言有盡而意無窮”——論倪瓚山水畫的空疏美[J];美與時代;2005年12期
10 張曉川;;論倪瓚山水畫的藝術特點[J];科技資訊;2006年2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珊;;論倪瓚“不求形似”觀的美學內涵[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蕭平;;筆墨——美的符號[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東流;錫山區(qū)將建倪瓚紀念館[N];無錫日報;2007年
2 籍忠亮;元代水墨大家倪瓚的藝術特色淺談(二)[N];亞太經濟時報;2007年
3 ;“拒而不納”的倪瓚[N];美術報;2005年
4 賈關法;倪瓚丹青妙筆繪逸品[N];中國商報;2005年
5 張曉萌;孤寂中的理想[N];東方早報;2013年
6 曉 辰;朱熹倪瓚掛帥中貿秋拍[N];中國商報;2004年
7 宋煬;中國水墨山水之巔[N];學習時報;2009年
8 裴光輝;王蒙款《稚川移居圖》十疑[N];中國文物報;2011年
9 李澤奉;書卷之氣 撲面而來[N];中國商報;2004年
10 葉廷芳;《此樹彼樹》:綠色生命的禮贊與懺悔[N];中華讀書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金哲弘;倪瓚山水畫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璐;倪瓚山水畫風格的格式塔分析[D];西南大學;2015年
2 崔月;倪瓚藝術形式初探[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馬玉梅;倪瓚山水畫簡約風格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包明芳;倪瓚山水畫構圖的美學特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5 王彥杰;倪瓚書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6 高娜;淺析八大山人對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演變[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7 李靜;華林散清月,,寒水淡無波[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8 常敬峰;倪瓚山水畫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郭萬紅;倪瓚山水畫隱逸思想探微[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10 張夢珂;家山雅游—倪瓚《虞山林壑圖》的筆墨圖式及其文化內涵[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年
本文編號:540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54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