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山水清音圖》的筆墨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7-13 12:06
本文關(guān)鍵詞:石濤《山水清音圖》的筆墨分析
【摘要】:石濤是"清初四僧"中最具影響、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畫家,他的"搜盡奇峰打草稿"、"墨非蒙養(yǎng)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等繪畫理論在當時以至現(xiàn)在的畫壇影響很大。石濤熱衷于筆墨的運用,強調(diào)"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渡剿逡魣D》是石濤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從該畫中可看出,石濤筆墨兼用,尤其善用墨,枯濕濃淡兼重并用,濕筆較多;用筆方面,或細筆勾勒,很少有皴擦的痕跡,或粗線勾起,皴點并用。《山水清音圖》的視覺觸點最為強烈的是畫面中各種筆墨的運用,把各種筆墨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院;
【關(guān)鍵詞】: 石濤 山水清音圖 筆墨
【基金】:“2015江蘇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之一(SJLX15_0688)
【分類號】:J212
【正文快照】: 石濤(1641—約1707),俗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明靖江王朱守謙后裔。明朝滅亡后削發(fā)為僧,法名原濟,字石濤,號大滌子、清湘遺人、瞎尊者等。擅花卉、蔬果、蘭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其山水畫力主“搜盡奇峰打草稿”,一反當時的摹古之風,構(gòu)圖新奇,筆墨雄健縱姿,于氣勢豪放中寓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唐周;;《山水清音圖》[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2年12期
,本文編號:5368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53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