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張彥遠對“氣韻”的新釋及對后世人物畫形神觀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12-17 21:42
本文以唐代張彥遠對謝赫“六法”之“氣韻”的新釋為立足點和切入點,通過論述其對“氣韻”的全新解釋及對后世人物畫形神觀的影響,尤其是對沈宗騫的“傳神”理論的影響方面來說明中國人物畫在“傳神”問題上的演進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是中國人物畫創(chuàng)作成熟的過程,是由理論到實踐,由觀念到具體實施辦法的過程。關(guān)于中國人物畫“傳神”問題早已有之。從南齊謝赫的“氣韻生動”,到唐張彥遠的“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再到后來明清繪畫理論家們總結(jié)出的一套操作性很強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方法,也就是將“傳神”這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最終落到實處的這一過程來看,中國人物畫對如何做到“傳神”經(jīng)歷了漫長的理論及實踐的深化過程。也可以說中國人物畫的歷史是探索人物形象如何“傳神”的歷史。 張彥遠是在理論層面上對“氣韻”進行了新的解釋,而后世的實踐者們從技法上真正實現(xiàn)了他的理論方針,使“傳神”不再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懸念,從而實現(xiàn)了張彥遠對“氣韻”新釋的理論價值。張彥遠的“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比謝赫的“氣韻”論更近一步突出“用筆”對“傳神”的決定作用,后世的沈宗騫等人對“傳神”技法的全面總結(jié)更是將形上學(xué)的“傳神”落到...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6571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洛神賦圖(局部)顧愷之東晉
時期的人物畫“形神”觀較先秦時期有了大大的“形神”觀的理論前提,而且也為魏晉南北朝人!靶紊瘛庇^視自我意識,加上文的覺醒,促使藝術(shù)思維和美成熟正是這一自覺的標(biāo)記)。人格理想以藝術(shù)審養(yǎng)和藝術(shù)發(fā)展相融,所以作為自然外在的“形”完善發(fā)展。而顧愷之的“傳神”說和謝赫的“氣論概括,它以批....
圖2—1:五牛圖韓滉唐
及對后世人物畫形神觀的影響氣,都以氣為質(zhì)料和動因。清代畫論家布顏氣之謂也!笨芍鞘菤獾哪Y(jié)或表現(xiàn)。朱熹。可知神也與氣有關(guān),是氣的運動,變化,代畫論家沈宗騫說:“凡物得天地之氣以成,就在于有氣無氣。在此一意義上說,神就的關(guān)系的理論,從繪畫造型的意義上講,也理論一樣,都是要解決繪畫....
圖2—2:潑墨山水王翚仿王洽
都是要解決繪畫中形與神的關(guān)系藝術(shù)形象的問題。張彥遠的繪畫形神論基本揚。與后來某似的問題和唐代及畫贊》中妙之跡,“體格精…人馬分認形似的”的時候且他在其圖2—1:五牛圖韓滉唐
圖2—3:歷代帝王圖(局部)
而是說在深入觀察的基礎(chǔ)上力圖把對象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從作品中就可看出,閻立本正是在這一點上超越了前代畫家,后來的許多批評家都注意到了閻立本人物畫的這一特點。如《舊唐書》(七十七卷)說他“工于寫真”!缎彤嬜V》記載,唐貞觀年間東蠻人入朝,閻立本在表現(xiàn)其“人物詭異之狀”時,“莫不....
本文編號:4016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401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