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雅集”之爭與中國美術史方法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9 08:02
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藝術界有一次關于“西園雅集”的爭論,爭論源起于徐建融對美國學者梁莊愛論發(fā)表于60年代的文章《“西園雅集”和<西園雅集圖>考》的批判。梁莊愛論的這篇文章1991年刊載在《朵云》雜志上以后,許多學者紛紛寫文章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些觀點之間針鋒相對,他們除了對“西園雅集”真?zhèn)蔚臓幷撘酝?同時也涉及到中西不同研究方法之間的爭論。梁莊愛論認為除了米芾的《西園雅集圖記》,并沒有其他北宋文獻資料提供后人關于“西園雅集”的進一步訊息,甚至米芾的文章也是到明代才出現(xiàn),而且南宋以來,對于“西園雅集”的舉行時間、地點和參與人員都有不同的說法,頗令人懷疑“西園雅集”的真實性。盡管有這么多專家學者對“西園雅集”進行了探討,但是仍然未能解決“西園雅集”的真?zhèn)螁栴}。因此,本文認為不妨換個角度,從“西園雅集”的產生、影響來看,或許可以說“西園雅集”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雅風流之盛未必盡在一時,很可能是李公麟、米芾等人綜合王詵庭園中的多次雅集進行創(chuàng)作,繼而出現(xiàn)了《西園雅集圖》與《西園雅集圖記》,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我們不妨將“西園雅集”這一繪畫母題看成...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10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方法的采用及理由
1.2 資料的選取及處理
第2章 爭論緣起
2.1 “西園雅集”之爭概述
2.2 徐建融——中國傳統(tǒng)學者的代表
2.3 梁莊愛論——孺慕中國文化的西方學者
第3章 對“西園雅集”爭論的幾個焦點問題
3.1 “西園雅集”事件的歷史真實性
3.1.1 史料忽略對西園雅集的記載
3.1.2 雅集舉行的時間
3.1.3 “西園”何在
3.1.4 雅集的參與人員
3.2 李公麟與《西園雅集圖》
3.2.1 李公麟是否繪制了《西園雅集圖》
3.2.2 《西園雅集圖》的大量流行
3.3 米芾和《西園雅集圖記》
3.3.1 米芾《西園雅集圖記》真?zhèn)?br> 3.3.2 《西園雅集圖記》與《述古堂記》的關系
3.4 西園雅集和《西園雅集圖》在中國畫史上出現(xiàn)
3.4.1 從鄴都西園到西園雅集
3.4.2 “西園雅集”成為后世文人理想的家園
3.4.3 后來的雅集對西園雅集形式的模仿
第4章 爭論的實質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4.1 不同的研究視角:以畫像石為例
4.2 對圖像志的不同理解與運用
4.3 “感覺經驗”與中國文人繪畫研究
4.4 中西藝術精神之差異
4.4.1 品味式的中國藝術
4.4.2 解析式的西方藝術
4.5 不同的學術傳統(tǒng)
4.5.1 影響徐建融的中國學術傳統(tǒng)
4.5.1.1 重考據、義理
4.5.1.2 重感悟與心靈
4.5.2 梁莊愛論的學術特點
4.5.2.1 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
4.5.2.2 內向觀與外向觀的結合
第5章 “西園雅集”之爭的意義
5.1 遲到的批判
5.2 梁莊愛論的解讀與誤讀
5.3 徐建融觀點的排他性
5.4 西學東漸下的中國美術史學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致謝
個人簡歷
論文發(fā)表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讓我們設想[J]. 包華石. 讀書. 2008(10)
[2]個案與專題——關于近三十年中國美術史研究的一點思考[J]. 郎紹君. 美術觀察. 2008(03)
[3]方法論研究: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史學的一面鏡子[J]. 萬新華. 美術觀察. 2008(03)
[4]去偽存真,還原歷史——仇英款《西園雅集圖》研究[J]. 楊新. 中國歷史文物. 2008(02)
[5]蘭亭雅集:影響與啟示[J]. 朱以撒. 福建藝術. 2007(06)
[6]署“西園”印款瓷器之考辨[J]. 鄭宏.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7(03)
[7]文人雅集題材繪畫的歷史展示[J]. 趙洪生. 美術觀察. 2007(04)
[8]試論北宋中期“耆英會”[J]. 楊木軍.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7(03)
[9]圖像的轉譯與美術的釋讀[J]. 巫鴻. 讀書. 2006(08)
[10]乾嘉時期揚州文人雅集與戲曲繁盛[J]. 楊飛.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本文編號:3596505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10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方法的采用及理由
1.2 資料的選取及處理
第2章 爭論緣起
2.1 “西園雅集”之爭概述
2.2 徐建融——中國傳統(tǒng)學者的代表
2.3 梁莊愛論——孺慕中國文化的西方學者
第3章 對“西園雅集”爭論的幾個焦點問題
3.1 “西園雅集”事件的歷史真實性
3.1.1 史料忽略對西園雅集的記載
3.1.2 雅集舉行的時間
3.1.3 “西園”何在
3.1.4 雅集的參與人員
3.2 李公麟與《西園雅集圖》
3.2.1 李公麟是否繪制了《西園雅集圖》
3.2.2 《西園雅集圖》的大量流行
3.3 米芾和《西園雅集圖記》
3.3.1 米芾《西園雅集圖記》真?zhèn)?br> 3.3.2 《西園雅集圖記》與《述古堂記》的關系
3.4 西園雅集和《西園雅集圖》在中國畫史上出現(xiàn)
3.4.1 從鄴都西園到西園雅集
3.4.2 “西園雅集”成為后世文人理想的家園
3.4.3 后來的雅集對西園雅集形式的模仿
第4章 爭論的實質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4.1 不同的研究視角:以畫像石為例
4.2 對圖像志的不同理解與運用
4.3 “感覺經驗”與中國文人繪畫研究
4.4 中西藝術精神之差異
4.4.1 品味式的中國藝術
4.4.2 解析式的西方藝術
4.5 不同的學術傳統(tǒng)
4.5.1 影響徐建融的中國學術傳統(tǒng)
4.5.1.1 重考據、義理
4.5.1.2 重感悟與心靈
4.5.2 梁莊愛論的學術特點
4.5.2.1 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
4.5.2.2 內向觀與外向觀的結合
第5章 “西園雅集”之爭的意義
5.1 遲到的批判
5.2 梁莊愛論的解讀與誤讀
5.3 徐建融觀點的排他性
5.4 西學東漸下的中國美術史學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致謝
個人簡歷
論文發(fā)表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讓我們設想[J]. 包華石. 讀書. 2008(10)
[2]個案與專題——關于近三十年中國美術史研究的一點思考[J]. 郎紹君. 美術觀察. 2008(03)
[3]方法論研究: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史學的一面鏡子[J]. 萬新華. 美術觀察. 2008(03)
[4]去偽存真,還原歷史——仇英款《西園雅集圖》研究[J]. 楊新. 中國歷史文物. 2008(02)
[5]蘭亭雅集:影響與啟示[J]. 朱以撒. 福建藝術. 2007(06)
[6]署“西園”印款瓷器之考辨[J]. 鄭宏.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7(03)
[7]文人雅集題材繪畫的歷史展示[J]. 趙洪生. 美術觀察. 2007(04)
[8]試論北宋中期“耆英會”[J]. 楊木軍.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7(03)
[9]圖像的轉譯與美術的釋讀[J]. 巫鴻. 讀書. 2006(08)
[10]乾嘉時期揚州文人雅集與戲曲繁盛[J]. 楊飛.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本文編號:3596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59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