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達繪畫獨特主題與審美成因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05:48
弗里達·卡洛是墨西哥史上最受推崇的女畫家,她有著傳奇般的經(jīng)歷,車禍、傷殘、伴隨一生的手術(shù)、感情背叛,當然還有伴她成長的革命運動,她的藝術(shù)與人生曾經(jīng)備受爭議,但最終得到世人的認可。她的藝術(shù)題材圍繞私人世界展開,以個人體驗與國家和民族的境遇交融,把生命中的真切感受、觀念運用強烈的符號生動、夸張的表現(xiàn)。她的孤獨、敏感使她對世界超常感知與體悟,痛苦體驗中升華出獨到的審美思想,這些使她嬌小的身軀迸射出了強烈的藝術(shù)生命活力。她以自嘲和幻想的個性化繪畫方式,融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本土與外來,用自由的審美心境審視自己的苦難,把生命痛苦的體驗化為創(chuàng)作的動力,以追尋自由的心靈超越了身心痛苦的情感體驗,她的藝術(shù)風格也在審美體驗中逐漸形成,從而使弗里達的繪畫具有了跨時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弗里達成長在墨西哥革命的動蕩歲月中,經(jīng)受了一系列的磨難,面對這些,使她更加珍惜身上的印第安血統(tǒng)與墨西哥精神,她的作品中的文化內(nèi)涵可以從祭壇畫和印第安神話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中溯源,同時,她也沒有止步于傳統(tǒng)精神的表現(xiàn),在思想與技法上上她也積極地響應著西方有影響力的現(xiàn)代藝術(shù),因此她的作品呈現(xiàn)出開放的面貌,具有了時代性。弗里達的繪畫藝術(shù)風格一...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破碎的脊柱》
《弗麗達與迪埃戈》
《一些小刺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視覺反映——解析達利作品中的潛意識符號[J]. 金曉丹.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 2008(10)
[2]卡洛:墨西哥藝術(shù)的最亮點[J]. 杜義盛. 世界文化. 2006(12)
[3]略論薩特作品中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J]. 張冬梅.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3)
碩士論文
[1]論弗里達·卡羅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用兩種方法對畫家藝術(shù)的解讀探索[D]. 林榮芳.山東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77202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破碎的脊柱》
《弗麗達與迪埃戈》
《一些小刺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視覺反映——解析達利作品中的潛意識符號[J]. 金曉丹.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 2008(10)
[2]卡洛:墨西哥藝術(shù)的最亮點[J]. 杜義盛. 世界文化. 2006(12)
[3]略論薩特作品中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J]. 張冬梅.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3)
碩士論文
[1]論弗里達·卡羅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用兩種方法對畫家藝術(shù)的解讀探索[D]. 林榮芳.山東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77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47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