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和尚畫語錄》美學思想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13:13
石濤的《苦瓜和尚畫語錄》是繼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之后最有價值的一部繪畫美學著作,是中國古典美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畫語錄》中,石濤在創(chuàng)作實踐的基礎上,把宇宙觀與繪畫理論、繪畫技法聯(lián)系起來,建構了一個理論性、系統(tǒng)性較強的繪畫美學體系,對清代中后期乃至近現(xiàn)代的繪畫美學界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試從三個方面來探析解讀石濤《畫語錄》中的美學思想。從創(chuàng)作主體所具備的審美品質(zhì)來看,石濤在《畫語錄》中認為,創(chuàng)作主體首先要處理好審美直觀感受和理性分析的關系,二者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但同時,創(chuàng)作主體要更加重視和尊重自己的審美直觀感受,即“尊受”,只有尊重自己的審美直觀感受,才能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此外,創(chuàng)作主體還應該具有遠塵、脫俗的審美心胸,擺脫現(xiàn)實的得失利害關系,進入一個純粹的審美體驗中去。從創(chuàng)作技法來談,石濤《畫語錄》提出了“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美學命題。他認為,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離不開具體的創(chuàng)作技法,但同時又不能被具體的法則規(guī)律所束縛,要完全參透所有的技法,并將它們?nèi)跁炌ㄓ趧?chuàng)作過程中,即要“了法”,石濤的“了法”思想透徹的解決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如何實現(xiàn)心...
【文章來源】: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創(chuàng)作主體所具備的審美品質(zhì)
(一) 尊重審美直觀感受
1. 識與受的關系
2. 審美直觀感受的美學意義
(二) 具備"遠塵"、"脫俗"的審美心胸
二、創(chuàng)作技法所蘊含的美學思想
(一) 破除法障,實現(xiàn)心靈的高度自由
1. 反對為具體技法束縛
2. 了悟具體法則,實現(xiàn)無法而法的自由心境
(二) 用"筆墨"描繪"蒙養(yǎng)生活"之美
1. 筆與墨的關系
2. "蒙養(yǎng)"與"生活"之美在筆墨中的體現(xiàn)
三、創(chuàng)作主體與對象之間的審美關系---一畫論
(一) "一畫"論的哲學基礎
(二) "一畫"論的美學內(nèi)涵
1. "一畫"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表現(xiàn)
2. "一畫"是主客合一的表現(xiàn)
(三) "一畫"論的美學地位及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讀俞劍華《石濤畫語錄研究》有感[J]. 阮立. 美術大觀. 2009(10)
[2]石濤“一畫”一解[J]. 孔令忠.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3]石濤山水世界的筆墨美[J]. 丘浩道. 美術大觀. 2009(01)
[4]從石濤、黃賓虹談中國畫的筆墨精神[J]. 傅長安.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01)
[5]石濤的“吾道一以貫之”之我見[J]. 李金合.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6]再論石濤“蒙養(yǎng)生活”[J]. 周欣,陰光艷.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S2)
[7]石濤“一畫”論研究的世紀回顧[J]. 周怡. 山東社會科學. 2005(11)
[8]師法自然 抒寫心靈——石濤繪畫藝術略論[J]. 高鴻.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5(03)
[9]也說“一畫”——我讀石濤《畫語錄》[J]. 張燕. 美術研究. 2003(02)
[10]鄭板橋畫論的美學意義[J]. 劉毅青. 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2)
本文編號:3317627
【文章來源】: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創(chuàng)作主體所具備的審美品質(zhì)
(一) 尊重審美直觀感受
1. 識與受的關系
2. 審美直觀感受的美學意義
(二) 具備"遠塵"、"脫俗"的審美心胸
二、創(chuàng)作技法所蘊含的美學思想
(一) 破除法障,實現(xiàn)心靈的高度自由
1. 反對為具體技法束縛
2. 了悟具體法則,實現(xiàn)無法而法的自由心境
(二) 用"筆墨"描繪"蒙養(yǎng)生活"之美
1. 筆與墨的關系
2. "蒙養(yǎng)"與"生活"之美在筆墨中的體現(xiàn)
三、創(chuàng)作主體與對象之間的審美關系---一畫論
(一) "一畫"論的哲學基礎
(二) "一畫"論的美學內(nèi)涵
1. "一畫"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表現(xiàn)
2. "一畫"是主客合一的表現(xiàn)
(三) "一畫"論的美學地位及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讀俞劍華《石濤畫語錄研究》有感[J]. 阮立. 美術大觀. 2009(10)
[2]石濤“一畫”一解[J]. 孔令忠.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3]石濤山水世界的筆墨美[J]. 丘浩道. 美術大觀. 2009(01)
[4]從石濤、黃賓虹談中國畫的筆墨精神[J]. 傅長安.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01)
[5]石濤的“吾道一以貫之”之我見[J]. 李金合.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6]再論石濤“蒙養(yǎng)生活”[J]. 周欣,陰光艷.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S2)
[7]石濤“一畫”論研究的世紀回顧[J]. 周怡. 山東社會科學. 2005(11)
[8]師法自然 抒寫心靈——石濤繪畫藝術略論[J]. 高鴻.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5(03)
[9]也說“一畫”——我讀石濤《畫語錄》[J]. 張燕. 美術研究. 2003(02)
[10]鄭板橋畫論的美學意義[J]. 劉毅青. 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2)
本文編號:33176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31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