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的“溪山” ——關(guān)于黃公望早期風(fēng)格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6 12:34
由國博藏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切入,在考辨過程中結(jié)合黃公望現(xiàn)存作品并對目前公認的標準件進行再探討。從形式風(fēng)格方面提出國博藏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結(jié)合美術(shù)史判斷其可能的斷代定位,對黃公望早期的風(fēng)格進行了嘗試性的新探討。在此基礎(chǔ)上對同樣有較早紀年題款的傳黃公望《溪山勝景圖》進行了案例研究。
【文章來源】: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黃公望的早期風(fēng)格與《溪山雨意圖》考辨
一、研究綜述
二、形式風(fēng)格分析
(二)《溪山勝景圖》考辨
一、畫風(fēng)
二、題款
三、受畫人
四、缺失的后頁題跋
五、印章
(三)總結(jié)與余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皴法”考[J]. 梁少膺. 美術(shù)研究. 2017(06)
[2]元代黃公望《溪山雨意圖》鑒藏考[J]. 樊祎雯.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7(11)
[3]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及摹本古文獻著錄考略[J]. 畢游.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7(11)
[4]披麻皴:從董巨到黃公望[J]. 梅鶴圃. 愛尚美術(shù). 2017(01)
[5]黃公望書法藝術(shù)淺析——以書畫題跋為本之考察[J]. 黃曉青. 愛尚美術(shù). 2017(01)
[6]江南山與云山——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溪山雨意圖》的風(fēng)格意義[J]. 郭懷宇. 書畫世界. 2015(03)
[7]《九珠峰翠圖》的鑒定——傅申專訪[J]. 王叔重,傅申. 中國書畫. 2013(10)
[8]王世貞與項元汴交游考略[J]. 朱彥霖. 中國書畫. 2013(08)
[9]袁華與元明之際名士交游考[J]. 谷春俠. 廈門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04)
[10]黃公望現(xiàn)存畫目[J]. 周積寅. 中國書畫. 2010(04)
博士論文
[1]從官舍到草堂[D]. 黃小峰.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 2008
碩士論文
[1]米氏云山——從宋人的視野到董其昌的視野[D]. 高婧.華南師范大學(xué) 2003
本文編號:3268252
【文章來源】: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黃公望的早期風(fēng)格與《溪山雨意圖》考辨
一、研究綜述
二、形式風(fēng)格分析
(二)《溪山勝景圖》考辨
一、畫風(fēng)
二、題款
三、受畫人
四、缺失的后頁題跋
五、印章
(三)總結(jié)與余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皴法”考[J]. 梁少膺. 美術(shù)研究. 2017(06)
[2]元代黃公望《溪山雨意圖》鑒藏考[J]. 樊祎雯.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7(11)
[3]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及摹本古文獻著錄考略[J]. 畢游.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7(11)
[4]披麻皴:從董巨到黃公望[J]. 梅鶴圃. 愛尚美術(shù). 2017(01)
[5]黃公望書法藝術(shù)淺析——以書畫題跋為本之考察[J]. 黃曉青. 愛尚美術(shù). 2017(01)
[6]江南山與云山——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溪山雨意圖》的風(fēng)格意義[J]. 郭懷宇. 書畫世界. 2015(03)
[7]《九珠峰翠圖》的鑒定——傅申專訪[J]. 王叔重,傅申. 中國書畫. 2013(10)
[8]王世貞與項元汴交游考略[J]. 朱彥霖. 中國書畫. 2013(08)
[9]袁華與元明之際名士交游考[J]. 谷春俠. 廈門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04)
[10]黃公望現(xiàn)存畫目[J]. 周積寅. 中國書畫. 2010(04)
博士論文
[1]從官舍到草堂[D]. 黃小峰.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 2008
碩士論文
[1]米氏云山——從宋人的視野到董其昌的視野[D]. 高婧.華南師范大學(xué) 2003
本文編號:3268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26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