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的淵源及其地域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2-13 04:47
嶺南畫派自清末的常州派孟麗堂、宋光寶受聘至粵教寫花鳥開“粵派”始為源頭,嶺南的居巢、居廉創(chuàng)“陋山居派”發(fā)揚光大,可稱“嶺南畫派”的先聲,清末民初,素來思想活躍的嶺南地區(qū)以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三杰熱心革命事業(yè),先后留學日本,他們通過借鑒日本繪畫來“折衷中西繪畫”,從而革新傳統(tǒng)中國畫,與傳統(tǒng)中國畫“舊派”論戰(zhàn),設賬收徒,創(chuàng)辦學校,傳播自己的繪畫思想,提倡“藝術革命”、“藝術救國”。標榜“新國畫”、“新文人畫”,其影響一度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三杰的弟子們?nèi)绶饺硕、黃少強、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等人傳其薪火,同時逐漸濾淀其早期的外來因素,使其更為醇厚和民族化,從而為清末一度頹廢彷徨的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開僻了一條成功的道路。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嶺南的歷史與地域文化
一 古代的嶺南
二 明清以來的嶺南
第二章 嶺南繪畫的淵源——宋光寶、孟麗堂與隔山二居
一 宋光寶與孟麗堂
二 隔山二居
第三章 嶺南三杰的"藝術革命"
一 藝術的革命與革命的藝術
二 二高一陳對日本繪畫的擇取
三 嶺南畫派與"國畫研究會"的新舊之爭
第四章 濾淀與回歸:傳統(tǒng)與藝術本體
一 嶺南三杰后期畫風的蛻變與傳統(tǒng)的回歸
二 第二代嶺南畫派畫家向藝術本體的回歸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031995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嶺南的歷史與地域文化
一 古代的嶺南
二 明清以來的嶺南
第二章 嶺南繪畫的淵源——宋光寶、孟麗堂與隔山二居
一 宋光寶與孟麗堂
二 隔山二居
第三章 嶺南三杰的"藝術革命"
一 藝術的革命與革命的藝術
二 二高一陳對日本繪畫的擇取
三 嶺南畫派與"國畫研究會"的新舊之爭
第四章 濾淀與回歸:傳統(tǒng)與藝術本體
一 嶺南三杰后期畫風的蛻變與傳統(tǒng)的回歸
二 第二代嶺南畫派畫家向藝術本體的回歸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031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03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