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繪畫作品署名初論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22:14
本文論述的是歐洲繪畫作品的署名,著重從署名的發(fā)展過程和署名存在的意義兩方面來進行論述。歐洲繪畫作品的署名這一獨特的現(xiàn)象,經(jīng)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fā)展過程。這變化背后存在著十分深刻的人文及歷史意義。繪畫中署名的出現(xiàn)及其變化,反映了藝術家隨著時代的變化,對待自己作品的態(tài)度的變化。文中將會從經(jīng)濟、人文兩個方面去分析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對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藝術家,署名也具備著不一樣的意義。在第二部分中將署名的意義簡單歸類,從美學意義、人文意義、心理意義、實用意義這四個方面來討論,以舉例論證的方法為主,用大量的歐洲繪畫作品來證明論點。署名雖小,但是它有著特別的意義,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藝術家的內(nèi)心世界,值得我們?nèi)ド钊胪诰颉?nbsp;
【文章來源】:吉林藝術學院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日出·印象》【法】克勞德·莫奈
署名的位置彌補了畫面下端的少許失衡,而署名又完全融入了畫面,渾然一體。他的另外一幅《城區(qū)風景》(圖2)是以同樣的方法表現(xiàn)了一座雪后的城市,人們穿著深色調(diào)的大衣,行走在街上,畫面的構圖采用了由左下角到右上方運動的構圖,一排高樓,一排樹,將整個大街隔成了兩個部分,色調(diào)依然是有由淺及深地過渡著,人們視線運動的方向也許是由最遠處的樓到中間的樹,最后落到作者視角最近的地方,也就是整個畫面的右下角。莫奈沒有在這里處理多余的東西,而是以近景的深顏色用同樣的角度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樣,整個畫面的運動有始有終,最后在他漂亮的簽名下完成了這幅作品。
字以與背景相同的色調(diào),簽在左下或者右下方,可是他并沒有那樣做。母親孩子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構圖,三角形給人的感覺是穩(wěn)定,與安靜。這不由們聯(lián)想到了拉斐爾的一幅作品《原野中的圣母子》(1507),它給我們的感覺神圣,安逸。不同的是,席勒將他的簽名署在了畫面的下方,三角形失去了立在了一個小小的支柱之上,穩(wěn)定感消失了,母子三人處在了一個搖搖欲墜上,這樣畫面完美地達到了作者本人的目的。
本文編號:2996017
【文章來源】:吉林藝術學院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日出·印象》【法】克勞德·莫奈
署名的位置彌補了畫面下端的少許失衡,而署名又完全融入了畫面,渾然一體。他的另外一幅《城區(qū)風景》(圖2)是以同樣的方法表現(xiàn)了一座雪后的城市,人們穿著深色調(diào)的大衣,行走在街上,畫面的構圖采用了由左下角到右上方運動的構圖,一排高樓,一排樹,將整個大街隔成了兩個部分,色調(diào)依然是有由淺及深地過渡著,人們視線運動的方向也許是由最遠處的樓到中間的樹,最后落到作者視角最近的地方,也就是整個畫面的右下角。莫奈沒有在這里處理多余的東西,而是以近景的深顏色用同樣的角度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樣,整個畫面的運動有始有終,最后在他漂亮的簽名下完成了這幅作品。
字以與背景相同的色調(diào),簽在左下或者右下方,可是他并沒有那樣做。母親孩子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構圖,三角形給人的感覺是穩(wěn)定,與安靜。這不由們聯(lián)想到了拉斐爾的一幅作品《原野中的圣母子》(1507),它給我們的感覺神圣,安逸。不同的是,席勒將他的簽名署在了畫面的下方,三角形失去了立在了一個小小的支柱之上,穩(wěn)定感消失了,母子三人處在了一個搖搖欲墜上,這樣畫面完美地達到了作者本人的目的。
本文編號:29960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996017.html